【广东白云学院】坚守纪律底线,提升党性修养
校园大杂烩发表于广东省
蔡子轩
2024-05-07 11:13:36





坚守纪律底线

提升党性修养





会议目的








为促进学生党员以及入党积极分子进一步明确在新时代下的使命和责任,进一步加强对纪律底线的认识,提升党性修养,加强党性意识,深刻理解党纪的核心价值与实际应用,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做到知纪守纪,坚持不懈地加强党性修养,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不违背党纪,不背离党的根本宗旨。大数据与计算机学院第五学生党支部组织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党小组于2024年4月24日在思齐楼210室开展“坚守纪律底线,提升党性修养”为第一议题的党小组学习。参与此次会议的有大数据与计算机学院第五学生党支部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党小组全体在校学生党员、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此次党小组会议由黄佳惠同志进行主持。









会议伊始








会议伊始,黄佳惠同志围绕主题“坚守纪律底线,提升党性修养”向学生党员以及入党积极分子展开讲解。

在当今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党的纪律和党性修养对于个人发展和党组织建设具有决定性影响。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保证。党性修养是指共产党员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方面,按照党性原则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我们该如何通过坚守纪律底线来提升党性修养,以及思考这一过程对个人和组织有什么样的积极影响。黄佳惠同志通过以下三大板块进行详细讲解:

党的纪律

党员应遵守的基本纪律:

政治纪律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为方面必须遵守的规矩,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党最根本、最重要的纪律,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遵守党的全部纪律的基础”。遵守政治纪律,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组织纪律是规范和处理党的各级组织之间、党组织与党员之间以及党员与党员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是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保持党的战斗力的重要条件。遵守组织纪律,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自觉执行组织决定,服从组织安排,反对好人主义。

廉洁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为确保清正廉洁,在从事公务活动或者其他活动中,应当遵守的廉洁用权行为规则。遵守廉洁纪律,必须做到公私分明、秉公用权,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反对任何滥用职权、谋取私利的行为,保持清正廉洁。

群众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处理党群关系时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遵守群众纪律,必须自觉践行党的根本宗旨,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工作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在党的各项工作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是党的各项工作正常开展的重要保证。遵守工作纪律,必须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担当作为,为党和人民履好职、尽好责。

生活纪律是党员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应当遵守的行为规则,涉及党员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等方面,关系党的形象。遵守生活纪律,必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注重家庭家教家风。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党性修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必须在系统的党性教育中持续锻炼、不断加强。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广大党员、干部要不断加强党性锻炼、提高党性觉悟,自觉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努力涵养过硬的政治品格,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加强党性修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加强党性修养,必须坚持人民立场,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本色。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这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越是这个时候,越是需要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越是要求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持锤炼党性,不断增强本领。

加强党性修养是党员、干部历练成长的必经之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我们的党员、干部做到信念坚、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本质上在于党性强;可以说,共产党员的党性是共产党员一切素养、形象的原点、源泉。从这个意义上讲,不断加强党性锻炼、提高党性修养,是党员、干部坚守初心、勇担使命和锻造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的基础性课题。

加强党性修养是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凝聚团结奋斗力量的必然举措。加强党性修养,以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阶级性和人民性来要求党员、规范党员,必然会在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基础上推动全党目标一致、团结一致、步调一致向前进;党员、干部以党性立身做事,以坚强党性取信于民、引领群众,必然能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形成团结奋斗的生动局面。革命战争年代,一句“同志们跟我上”“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至今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人坚强党性的人格力量,汇聚起亿万人民跟党走、同心干的强大合力。新征程上,我们更要不断锤炼党性,把党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团结带领人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加强党性修养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要求。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一个政党实现自我革命,既要从外在的客体维度发力,通过一系列制度规定和体制机制建设等实现党员、干部的不敢腐与不能腐;也要从内在的主体维度发力,从思想上固本培元,提高党性觉悟,增强拒腐防变能力,涵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以此实现不想腐的目标,以自身过硬确保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人民的主心骨。

(向上滑动查看更多)

纪律修养是党性修养的底线要求

纪律修养是党性修养的底线要求。纪律严明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也是我们党的力量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政治纪律是打头抓总的,是管方向、管立场、管根本的总要求,是党的全部纪律的基础,告诫全党“失去了政治纪律的约束,最终会失去政党本身”,强调要时刻不忘政治纪律、时刻遵守政治纪律。加强新时代纪律修养,必须以党章和党纪党规为遵循,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突出严守政治纪律,带动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等党的其他纪律全面严起来,始终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观看视频与问答环节








1

观看视频

(视频来源:新闻联播)

2

问答环节

1.问:对党员的纪律处分种类有哪些?

梁嘉俊答:对党员的纪律处分为五大种类,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

2.问: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指的是什么?

朱俊希答: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及时进行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责令检查、诫勉。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组织调整成为违纪处理的大多数;党纪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的成为少数;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成为极少数。

3.问:对于受到处理的党组织中的党员应如何处理?

陈小林答对于受到改组处理的党组织领导机构成员除应当受到撤销党内职务以上处分外,均自然免职;对于受到解散处理的党组织中的党员应当逐个审查,其中符合党员条件的,应当重新登记并参加新的组织过党的生活,不符合党员条件的,应当对其进行教育、限期改正,经教育仍无转变的,予以劝退或者除名,有违纪行为的依照规定予以追究。








会议总结








黄佳惠同志表示,党的纪律学习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它不只是知识的积累,更是我们行动的指南。学习党规党纪,党员不应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要注重实践应用。我们应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具体行动,以党纪为准绳,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在日常工作中积极作表率,展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希望通过本次学习,支部全体成员能够有所触动,有所思考,有所行动,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并希望支部每位成员都应常怀律己之心,严于律己。我们更应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坚持不懈地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修养,为党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编辑 | 叶峻杰

                                                                                                                                                                                   图片 | 大数据与计算机学院易班学生工作站

                                                                                                                                                                                                       审核 | 李杨、余洪福、李淑铮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