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微光服务队开展“声音的舞蹈派对”社区科普授课活动
学院新闻发表于湖北省
材料示范学院(微电子学院)易班
2025-04-01 21:53:42

  3月30日下午,材料示范学院(微电子学院)微光服务队走进洪山区幸福佳苑社区,为同学们带来“声音的舞蹈派对”主题科普课程。主讲老师罗晨希通过趣味实验与手工制作,引导孩子们探索声音的产生原理与振动现象,在实践中传递科学思维方法。

  课程从互动提问切入,罗老师邀请同学们对着覆盖保鲜膜并撒有盐粒的玻璃杯喊叫。随着音量变化,盐粒在杯口持续跳动,直观演示了声波振动传递能量的过程。有学生发现“小声说话时盐粒跳得低,大喊时跳得高”,老师随即解释道:“声音越大,振动能量越强,就像用力拍桌子时震动更明显。”

210439250156986726.jpg

  在动手环节,同学们使用纸盒与橡皮筋制作简易吉他,通过调整橡皮筋粗细与松紧,观察音调变化规律。同学们发现,细橡皮筋拨动时声音更尖,绷紧后音调还会升高。罗老师借此引入“物体振动频率决定音调”的原理,并指导小组合作优化乐器结构。

210457250156760453.jpg

  随后,罗老师邀请同学们欣赏水杯魔法秀,用玻璃杯奏响的音乐很快吸引了同学们的兴趣。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分组向七个玻璃杯注入不同水量,用玻璃棒敲击调试音阶,此起彼伏的清脆敲击声与“这个音调对了!”“再倒一点水试试!”的讨论声交织。当《小星星》的旋律被成功奏响时,教室里顿时爆发出欢呼声,不少孩子跟着节奏哼唱,实验成果转化为真实的音乐成就感。

210407250157219839.jpg

  课程尾声,同学们举起自制的橡皮筋吉他和调好音阶的玻璃杯,自由组合演奏喜欢的歌曲。有的即兴敲击喜爱的歌曲旋律,有的尝试用不同乐器合奏儿歌片段。欢快的敲击声、稚嫩的歌声与笑声充满活动室,助教老师们举起手机记录下这充满创意的“科学音乐会”。罗老师随后组织孩子们复盘实验难点,大家纷纷提到“调试水杯音阶需精确控制水位误差”“制作橡皮筋吉他时要反复调试音效”等发现。

210418250157473393.jpg

  此次活动突破传统课堂边界,将声学原理转化为可操作的实践活动。微光服务队未来将持续设计系列科普课程,推动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在社区青少年中的培养。

学院:材料示范学院(微电子学院)

作者:罗晨希 闫承旭

摄影:姜隗绘 丁秀珍

编辑:韩园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