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院党员陈世康践行初心事迹材料
陈世康,男,中共预备党员,武汉理工大学理学院工程力学1901班学生。陈世康同学品学兼优,热情开朗,积极参与和组织学校、社会的各类志愿服务活动,长期服务于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社区青少年素质拓展以及女大学生自我防护等领域。
在学习上,大学前两年绩点专业排名18/95;在生活中,他担任组织委员,以身作则,热爱班集体,乐于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并积极协助团支书开展思想道德建设系列活动;在志愿服务方面,曾担任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蛋蛋在行动志愿服务队负责人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秘书处主任,在任期间,曾多次组织策划“感恩有你,温暖同行”、“衣旧情深,爱在循环”以及走进实验室等院级活动和美好“食”光、交通疏导等校级活动,还积极参与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火炬传递、武汉青年志愿者协会主办的防艾校园行等大型志愿服务活动,活动新闻曾多次被院校官网、长江网媒体报道。
自2019年入学以来,陈世康同学两年累计志愿服务时长350余小时,组织并参与志愿服务活动50余次,其中包括院级活动40余次,美好“食”光、交通疏导和防艾校园行等校级活动10次以及军运会火炬传递大型赛事志愿服务活动1次。先后获得了武汉市青年志愿服务“青春社区”项目大赛二等奖、第六届奉献杯公益圆梦擂台赛三等奖、2019年武汉市优秀防艾志愿者称号、2020年武汉市优秀防艾志愿者称号、2019-2020年校志愿服务先进个人称号、2020-2021年第七届奉献杯十佳志愿者。
愿用双手托起你的笑脸(爱心)
2019年3月,还未接触过志愿服务的陈世康同学,偶然听到了雷锋月文化节的主题曲《志愿中国》,被其中的一句“在你需要我的那一刻,我愿用双手托起你的笑脸,让阳光洒进每个角落”深深打动,那时起,志愿服务便悄悄在陈世康同学的心中萌芽。
进入大学以后,陈世康在百团大战的博学广场,被一个名叫“蛋蛋在行动”的志愿服务队所吸引。怀着对志愿服务的向往,陈世康同学报名加入了蛋蛋在行动志愿服务队。在服务队中,学长学姐们向陈世康讲述了他们暑期支教时的酸甜苦辣,看着学长学姐们回忆支教时脸上露出的幸福的表情,“一定要去支教一次”的念头便深深的埋在了陈世康同学的心中。于是在2021年暑假,他带领团队成员前往湖北省鄂州市开展了暑期支教活动。同时他也跟随学长前往社区,给社区的青少年开展趣味课堂,向社区的青少年介绍中国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大大的拓展了社区青少年的知识面,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憧憬。
当看到社区孩子那求知若渴的眼神,当看到社区孩子的疑问得到解答后露出的笑容,那一刻,陈世康同学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感受到了作为志愿者那油然而生的自豪感与幸福感。
2019年10月,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在武汉举办,陈世康同学秉持着对志愿服务的热忱,积极报名军运会火炬传递志愿者并成功当选,在东湖火炬传递路上,他感受到了祖国的日益强大,感受到了作为点燃火炬的一份子的无比的骄傲与自豪,这一切的光荣,都是志愿服务带给他的,这也坚定了他在志愿路上继续奔跑的决心。
让志愿服务活动有意义(责任心)
在加入蛋蛋在行动志愿服务队以后,陈世康同学为更好的实现自己的志愿之梦,他果断地加入了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他说:青协是一个大的志愿平台,也是一个温馨的大家庭,加入青协是为了在志愿路上更好地践行自己的志愿梦。因为在蛋蛋在行动志愿服务队有着参与并组织社区活动的经验,陈世康同学刚进入青协便积极参与策划部门活动。
在看到同学们将自己的废旧衣物直接扔到垃圾桶中,而贫困地区的人们却缺少衣物时,陈世康同学萌发了一个回收旧衣物的念头,于是“衣旧情深,爱在循环”活动应运而生,通过这个活动,陈世康同学带领志愿者们在校园、社区内回收了数百件旧衣物,并将其捐到了有需要的贫困地区。
此外,陈世康同学还注意到武汉理工大学理学院有着丰富的物理实验器材,但是在没有课程的时间,大部分基础实验室都处于空闲的状态,而社区小朋友却缺少一个近距离接触科学实验的机会,为培养青少年的科研学术精神,2019年11月,在理学院物理实验室老师的大力支持下,陈世康同学成功举办了“走进实验室”活动,将社区的小孩带入基础实验室,通过志愿者向小朋友演示基础物理实验,普及基础物理知识,在活动结束时,社区小朋友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实验室,相信那颗稚嫩的科学种子已经埋在了孩子们的心中。陈世康同学依然记得活动当天一位家长的话“这种活动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活动,可以激发小朋友的学习兴趣,希望以后能够多举办一些类似的活动。”于是举办真正有意义的活动成了陈世康同学策划组织活动时的原则理念。
由于南湖校区上下课期间校内道路交通拥挤,在校团委的指导下,陈世康作为负责人组织策划了交通疏导志愿服务活动,极大的改善了交通拥挤的情况,为保护同学的人身安全做出了属于自己的贡献。通过这些志愿服务,陈世康被武汉理工大学共青团授予“志愿服务先进个人”、“校优秀共青团干”的荣誉称号。
坚持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恒心)
在大二学年,陈世康同学成为了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副会长,并且在协会中重点负责预防艾滋病文化宣传教育。在参加武汉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的预防艾滋病知识培训讲座后,他对艾滋病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他深入了解到艾滋病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危害以及目前我国预防艾滋病形势的严峻,这不禁让他意识到预防艾滋病并不是少数人的事,而是一项需要全员行动的“战争”。
在查阅大量的资料以后,陈世康同学发现在普遍艾滋病感染率稳定的大背景下高校学生感染艾滋病的比例却在逐年上升,预防艾滋病宣传进高校迫在眉睫,“防艾宣传,必须做;高校防艾,从我始。”在整理协会历年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活动中,陈世康同学发现大部分的宣传活动形式过于单一,大学生对小广告式的宣传抵触情感严重。因此,如果想要更好的宣传预防艾滋病知识,寻找一种全新的宣传方式显得尤为关键。为此防艾嘉年华应运而生,嘉年华通过将预防艾滋病的有关知识跟小游戏融合在一起,参与者通过小游戏的游玩,在无形之中学习到了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告别了死板式的知识宣讲,大大提高了宣传效果,增强了高校学生对艾滋病的预防能力。
陈世康同学还跟武汉理工大学医院合作,开展了防艾现场宣传以及检测活动,活动当天同学们参与积极性高涨,当天完成艾滋病现场检测1000余人,线上宣传参与人次3000余人次,为预防艾滋病宣传活动在校内的开展起到了示范的作用。
然而高校预防艾滋病宣传并不是一个学院能够做到的,为此在区疾控、校医院的指导下,陈世康同学牵头武汉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等七个学院成立了武汉理工大学防艾志愿服务队,并且连续两年作为负责人之一带领团队被武汉青年志愿者协会评为优秀防艾志愿服务集体,自己也连续两年被武汉青年志愿者协会授予武汉市优秀防艾志愿者称号。
在2020年12月,陈世康同学将理学院青协的特色活动——禁毒、防艾相结合,开展了名为“丝带白鸽同飞扬,青春与‘艾’不‘毒’航”的志愿服务项目,将预防艾滋病以及禁毒宣传从高校内拓展出去,走进社区,极大的拓宽了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服务面,扩大了服务人群,并且在武汉市青年志愿服务“青春社区”项目大赛中获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社区宣传将面临着比校内复杂数倍以上的环境以及各种各样的挑战,但是我相信我们一定有能力做到做好这件事”陈世康同学如是说到。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今时今日的硕果累累,离不开过往坚持不懈的追梦脚步。两年多的时间里,陈世康不断地完善自己,不断地克服困难,不断地上下求索,让他的志愿之梦绽放出美丽的花朵。每每别人感叹于他丰富的志愿经历时,他总说,志愿服务不能追名逐利,他所做的,只是坚持在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看到服务过的孩子们开心,老年人幸福,那他的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因为志愿服务本就是青春该有的样子。
评语:青春该有什么样子?作为青年学子,那应该有责任担当的身影,该有志愿服务的行动。陈世康同学做到了,他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在志愿服务中收获成长,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他坚持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他觉得他的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志愿服务也体现了一个预备党员的责任与担当。——辅导员 王孝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