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寻抗日旧址,感先辈精神——土建学院发展成就观察团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学院新闻发表于安徽省
土建易班
2023-08-30 09:03:24

  为纪念2023抗日战争胜利77周年,学习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土建学院暑期实践队组织开展了重走京津冀抗日战争旧址这一活动。队员们于7月15日至7月30日期间出发前往北京、河北和天津,由小组五人分头行动,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在重走旧址的过程中,我们更好地体会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坚强信念与英勇精神,更好地学习了解抗战过程中的英雄壮举,感受曾经先辈们奋斗的时光。 本次活动有利于队员们更好地服务和奉献社会,担当起建设祖国发展教育的重担,更充分地学习先辈不畏困难、冲锋陷阵的精神,同时起到宣传抗日战争精神的作用。

一、走进陶然亭,寻红色起点

  7月15日,队员杨文喻到达北京市,开启团队探寻抗日旧址的第一站——高君宇烈士墓。高君宇烈士是一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为国家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浴血沙场,英勇抗敌,为了祖国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而不懈奋斗。“我是宝剑,我是火花,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这是高君宇写在自己照片上的一首言志诗,也是他短暂而光辉的一生的真实写照。烈士墓地的环境整洁而肃穆,蓝天白云下的青草绿树映衬出一片祥和的景象,而他们逝去的青春和生命都是战胜困难、捍卫正义的象征,高君宇烈士等英烈用他们的血肉之躯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鼓舞着我们要勇往直前,为了祖国的繁荣进步而不懈奋斗。

  参观高君宇烈士墓地给队员带来了强烈的触动,让队员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动力,只有在平凡的岗位上勤奋学习,追求真理,努力为社会做出贡献,才能对得起英烈们的无私奉献。

160823232711935886.jpg

二、走向卢沟桥,揭抗战序幕

  卢沟桥对于中国人民最特殊意义在于发生于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也称“七七事变”。为了更详细地了解卢沟桥对于国人的意义,队员姚雨彤于7月23日来到了此行的第二站——卢沟桥。日本侵略者自1931年9月18日侵吞我国东北后,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而卢沟桥事变就成为了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序幕,同时也是中国八年抗日战争的起点。卢沟桥不只是盛名远扬的景点,更是中国抗日战争历史中重要的一个角色,记录着中国由盛至衰再到由衰转盛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历史。

  卢沟桥静静地注视着来往的人群,仿佛在诉说着当时艰辛的历史,提醒着队员们不要忘记先辈们的浴血奋战,时刻牢记历史。

160800232712907447.jpg

三、寻平津战役,观苦难辉煌

  队员王懿婧在7月16日来到了第三站——平津战役纪念馆。平津战役以卢沟桥事件为背景发生,同样对我国抗日战争产生了深刻影响。日本政府一方面标榜“不扩大”方针,一方面向华北派兵。该战役共历时六十四天,我方投入兵力约一百万人。纪念馆入口高耸入云的银色刺刀雄伟壮观,“平津战役纪念馆”几个金色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两侧的雕像展现战士的前仆后继英勇无畏。队员王懿婧在平津战役纪念馆观摩了平津战役时期军人抗战实景模拟,阅读了相关历史文献。在当时艰难困苦的环境条件下,将士们的吃穿用度有限,用着落后的武器同敌人抗争。

  通过参观平津战役纪念馆,队员们更加深刻立体地了解到中华民族的苦难辉煌,在实地观展的过程中领悟到了红色历史文化这一宝贵精神财富的重要地位。“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作为正蓬勃发展的共青团员,我们更应深入学习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承袭并发扬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热情。

四、重走乔官屯,古树记战场

  队员张思宇于7月27日来到了第四站——乔官屯村。乔官屯村现更名为梁家务村,在村委会74岁退役军人何永江家四合院门前,有一棵二百年的古槐树,古槐树树干被削去一块,但依旧郁郁䓤䓤,遮天蔽日。树干上有个铭牌,记载着抗战历史上“乔官屯伏击战”的历史:“古槐至今已有二百多年,抗日战争期间梁家务曾作为乔官屯伏击战打击日军的一个战场,在激烈的战争中,区小队以古槐作掩护奋勇杀敌,树干被机关枪扫射削去半面树皮,成为历史见证。”曾经战士们以大树为掩体浴血奋战,如今大树越来越繁茂,静静地矗立在村庄中,见证和守护着一代一代的人们幸福生活,老槐树给人带来的感动非常深刻,队员们也认识到努力学习,不负先辈的牺牲和奋斗的重要意义。

160837232712233331.jpg

五、游东郊民巷,感旧时今朝

  最后,队员胡思慧于7月17日前往了第五站——东郊民巷。东交民巷在经历了鸦片战争之后,许多使馆和邮局等都入驻进来。因此来到这边参观,能够见到不同特色的建筑,也能更好的感受到曾经的历史。东交民巷是这些胡同中最长的单胡同,这里安静、文艺,承载着好几百年的历史。旧时这里是漕运地,13世纪诞生,最早其名为“江米巷”,明朝修建北京城时,以天安门为界,将“江米巷”改为东西两条胡同,1900年改名为东交民巷。《天津条约》相关规定,外国使馆开始入住东交民巷,后八国联军打进北京这里更是,血流成河,尸横遍野,惨不忍睹;《辛丑条约》后,这里被外国人霸占,禁止中国人居住,驻军;1949年我们终于收回属于自己的土地;1959年后,这些使馆逐步被迁移到今三里屯处。

  事情已经过去,但那些惨痛的历史却永远存在。梁启超曰: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进步则国进步。今天的我们,背负着祖国的未来,我们不能让悲剧重演,让历史重来,我们应该发奋图强,把我们的国家发展地更好。

160800232713545178.png

  此行至东郊民巷便告一段落,队员们都得到了深刻的体会。我们青少年一代,生活在和平、安定的日子里,有父母的精心呵护、老师的谆谆教诲和祖国的关怀。但在享受这一切的同时,千万不能忘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前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振兴中华不仅仅需要我们面对未来,更需要我们牢记历史。振兴中华,勿忘国殇!铭记历史,吾辈当自强!

学院:土建学院

作者:张思宇

编辑:周晨

全部评论 (3)
易友61677330
好好好好好
2023-12-19 17:38:38
发表于湖北省
评论
菲菲
吾辈当自强
2023-09-04 19:06:49
发表于湖北省
评论
终审编辑殷孟浩
此文已被理工易班网录用,感谢您的投稿!您可以前往易新闻查稿系统查看录用证明。
2023-09-03 21:57:32
发表于湖北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