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馆传光辉,红田忆风华——记长征路箭厂河革命旧址
意·交流园地发表于浙江省
法学社会学院
2022-05-31 17:21:40

  箭厂河革命旧址位于鄂豫两省的结合部,与湖北省红安县毗邻。著名的红军将领吴焕先就诞生于此地,这片土地上涌出少将以上军衔的将军高厚良、吴先恩、肖永银等7人,省部级以上干部17人,县团级以上93人。箭厂河乡因此被誉为“中原将军乡”。

  这片土地上,曾有一所小学成为革命阵地。 

  1926年秋,箭厂河农民运动日益兴起,吴焕先等党的领导人,选派共产党员吴立子和进步知识分子刘雅亭,创办了一所“中山小学”。1927年春,为了适应农民运动的需要,学校又增设成人班,培养农运骨干。1930年随着根据地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改称“列宁小学”。除开设国语、算术、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等课程外,还经常进行宣传工作。1932年秋,第四次反“围剿”失败,学校停办。建国后,当地政府对学校进行了修葺,并在此设立过箭厂河中心完小。1974年学校迁出,全面维修后改为箭厂河革命纪念馆。

  在这片土地上,有一片被鲜血染红的稻田。

  箭厂河是鄂豫皖工农革命的发祥地之一,在这块血腥苦雨的土地上,发生过艰苦卓绝、可歌可泣、可敬可佩的斗争史实。以吴焕先、程儒香等为代表的一代英雄儿女,同敌人浴血奋战,他们无私无畏,顽强斗争,把自己年轻的生命奉献给了党和人民,把自己的鲜血洒在了与敌人斗争的战场上。

  1927年,农民赤卫队长共产党员程儒香,不幸被捕后,民团团总方晓亭伙同敌人应歧部,对他严刑审讯,数九严寒将他的衣服脱光,四肢钉在墙上,他毫无惧色地痛骂敌人。敌人又将他移到一棵木梓树下,残暴地割掉他的眼皮、耳朵和舌头,直到最后英勇就义,敌人也没有从他口里得到半点秘密。

  箭厂河区一乡团支部书记兼童子团中队长,16岁共产党员肖国清,在反“围剿”斗争中做了大量的工作。1933年秋于杨李岗被敌人包围,在激烈突围的战斗中不幸被捕。敌人妄图从这个年轻的女共产党员的嘴里得到党组织情况,对她施行了各种残酷的肉体折磨,上扎杆、火香烧、火钳烙、拔头发、钉竹签等,但肖国清同志不屈不挠,一直怒骂敌人,直到被活埋。

  1927年12月,程怀天等300多名革命志士,在一块稻田里,遭到骇人听闻的大屠杀。程怀天被捕后,敌人凶残地砍掉了他的一只手和脚,但他仍英勇不屈,充分展现出共产党员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高尚情操和气节。烈士的鲜血染红了这片稻田,因此被称为“红田”。

  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箭厂河乡有5000余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家家有烈士,户户有红军。在这块红色的热土上,斑斑血迹今犹在,个个英烈永长存。他们当年驰杀疆场、奋勇拼搏的壮烈场面,时时浮现在人们眼前,也必将被人们永远铭记于心。正是他们的钢筋铁骨、浩然正气,使这里的农民暴动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一块重要的革命根据地,为中国的解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长征路箭厂河革命旧址上的红色革命故事不能忘记,无数革命先烈们的英勇革命故事不能忘记,革命先烈们身上闪闪发光的革命精神亦不能忘记。习近平总书记曾言:红色基因是共产党人永葆本色的生命密码;红色基因根植于共产党人的血脉之中,成为共产党人的遗传因子;红色基因体现了共产党人的身份自信和使命担当。新时代的我们,也应积极学习红色革命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彰显青年人的使命与担当。

170543223120754365.jpg

学院:法社学院

作者:于家宜

编辑:徐菁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