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时代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意·交流园地发表于浙江省
法学社会学院
2022-05-25 17:26:08

  疫情在全球各地蔓延已有三年,却仍然猖獗。全球各地形势看似有一定好转,实则紧张。疫情已经成为全球各地都为之担心的问题,因此在一定条件下,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可以为全球人民指明一定的方向。

  2012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包括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经济全球化促使人们对传统的国家利益观进行反思。瞬间万里、天涯咫尺的全球化传导机制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了“地球村”,各国利益的高度交融使不同国家成为一个共同利益链条上的一环。任何一环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全球利益链中断。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对共同利益也有了新的认识。既然人类已经处在“地球村”中,那么各国公民同时也就是地球公民,全球的利益同时也就是自己的利益,一个国家采取有利于全球利益的举措,也就同时服务了自身利益。

170512222525587244.png

  疫情的出现使世界各国的经济都遭受了严重打击。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大量人民因此丧失生命。我们需要思考对策并以此来破局。

  现在大多数国家都采取“与疫情共存”的政策,但这无疑是对人民的生命与安全的一种不负责。虽然对于经济有一定的恢复,但也会造成感染人数大量增加。反观中国,严格的疫情防控和良好的政策,人民在政策的引导下严格遵守,使得国内疫情得到了控制。这都说明中国以人民利益为先,选择用小的代价来换取大的保全。但是一个国家的力量是有限的,虽然使得国内的疫情得到了控制,在大体上仍然被其他国家所影响。疫情遍布各地。如果一个管一个放,那么永远不可能做到真正的克制。只有各国一同团结起来,共同商量对策,才能共对疫情,使疫情得到真正的控制。政策的不同,也是造成疫情久消不散的原因之一。各国需要联合起来,以全球人民利益为先,维护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团结起来,共抗疫情。当然,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是说要求各国永远奉献,而是在维护本国利益的前提下尽可能的达到合作共赢。所有的合作共赢本来就是从为了维护本国的利益的角度出发。

  如果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共抗疫情,相关政策的执行难度也会降低。各国统筹兼顾,分担压力,给予帮助,对于疫情的应对能力也会大幅度提升。因此在疫情时代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也许是有必要的。

学院:法社学院

作者:王伽诺

编辑:徐菁

全部评论
暂时无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