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班级概况
(1)班级组成:班级成立于2022年9月,现有成员35人,其中男生31人,女生4人。
(2)党团建设情况:班级/团支部现有党员1人,预备党员2人,入党积极分子6人,共青团员26人,群众0人。
(3)辅导员:潘星
(4)班主任:葛华
(5)班委构成
班长:王铭将
团支书:叶方恒
组织委员:刘文研
宣传委员:吴易蔓
生活委员:龚磊
学习委员:许峰
创新创业委员:李健康
易班通讯员:何则全
心理委员:柯大驰
文艺委员:薛瑞
体育委员:王楠
(6)班训(班级精神):勇于进取,敢于创新
(7)班徽(可选):
(8)班级建设思路:
1. 自主性培养: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管理,培养他们的自我驱动力和责任感。
2. 专业融合:由于大学生来自不同专业,可以通过跨学科的项目和活动促进不同专业的交流和融合。
3. 学术氛围: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鼓励学生参与学术讨论、研究项目和学术竞赛。
4. 资源共享: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包括学习资料、研究机会和职业发展信息。
5. 社交网络:利用社交媒体和校园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广泛的社交网络。
6. 导师制度:实施导师制度,为学生提供学术指导和职业规划。
7. 学生组织:支持和鼓励学生参与或组织学生社团、志愿者活动和学生自治组织。
8. 心理健康: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心理咨询和压力管理的资源。
9. 职业发展:提供职业发展指导,包括实习机会、职业规划讲座和职业博览会。
10. 国际视野:鼓励学生参与国际交流项目,拓宽国际视野。
11. 个性化发展: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兴趣,提供多样化的课程和活动选择。
12. 领导力培训:通过学生领导力培训项目,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和领导能力。
13. 反馈机制: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让学生能够对教学和班级管理提出建议和意见。
14. 安全教育:进行安全教育,包括网络安全、人身安全和紧急情况应对。
15. 环境意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鼓励参与绿色校园活动。
16. 跨文化交流:通过国际学生交流和多元文化活动,促进不同文化背景学生之间的理解和尊重。
17. 创新与创业: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和创业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
18. 终身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观念,鼓励学生不断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更新。
19. 社区服务: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培养社会责任感。
20. 技术应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和互动性。
大学班级建设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多样性和独立性,通过上述思路,可以构建一个支持学生全面发展的班级环境。
二、班级政治学习活动记录
为了让同学们加深对党的认识,提升党性修养,提高入党积极性,班级坚持进行集中政治学习X次。具体记录如下:
学习主题: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时间:2023年9月20日
地点:爱特楼401
组织者:王铭将
缺席者:无
学习主题:学习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
时间:2023年11月6日
地点:爱特楼201
组织者:王铭将
缺席者:无
学习主题:学习锤炼奋斗精神
时间:20224年4月10日
地点:爱特楼401
组织者:王铭将
缺席者:无
三、班级各类建设活动记录
2023-2024学年,班级先后开展各类班级建设活动3次。具体记录如下:
活动主题:新学期班委竞选
活动类别:班级建设
时间:2023年9月25日
地点:爱特楼401
组织者:王铭将
参与数:36人
活动概况:在班主任参与和监督下,同学们分别进行了自我介绍并且参与了班委竞选,最后班主任总结并对同学们新学期提出期望。
活动主题:“凝学风、树新风”学风建设主题班会
活动类别:团学活动
时间:2023年11月19日
地点:爱特楼202
组织者:王铭将
参与数:35人
活动概况:在班长王铭将参与和引导下,同学们树立了正确的课堂风气,加强对于课堂考勤和纪律的重视程度。
活动主题:全民国家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活动类别:团学活动
时间:2024年4月9日
地点:爱特楼401
组织者:王铭将
参与数:35人
活动概况:在班长王铭将的引导下,同学们提高了自己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也为班级的安全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班级集体和成员所获奖项
(注:主要记录学年内的荣誉)
(1)集体荣誉
无
(2)个人荣誉
吴易蔓荣获“大唐杯”省三等奖项
吴易蔓荣获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省二等奖项
李文俊荣获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芯片与系统设计竞赛国二等奖项
薛瑞荣获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芯片与系统设计竞赛国二等奖项
五、班级新闻报道
【理工易班网】电子2102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https://s.yiban.cn/app/2003036/post-detail/o6wHExYk4XD5DLp
【理工易班网】电子2102班“凝学风、树新风”学风建设主题班会
https://s.yiban.cn/app/296522/post-detail/DkWt5nExxnZqnAR
六、班级不足与展望
(1)班级不足
——目标不明确:学生可能对未来缺乏明确的规划,导致目标不明确。
——学习动力下降:随着大学生活的深入,一些学生可能感到疲惫,学习动力不足。
——专业深度不足:学生可能对所学专业的深度和广度认识不足,缺乏深入研究的动力。
——职业规划缺失:部分学生可能对职业发展缺乏规划,对未来职业方向感到迷茫。
——团队协作能力不足:在专业分化和个人发展的过程中,团队协作的机会可能减少。
——心理健康问题:面临毕业和就业的压力,学生可能会遇到心理健康问题。
——资源利用不足:学生可能未能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职业发展服务等。
——社交网络局限:由于专业分化,学生的社交网络可能较为局限,缺乏跨专业的交流。
(2)下阶段重点工作
——目标设定:鼓励学生设定清晰的短期和长期目标,为未来做好规划。
——增强学习动力:通过学术竞赛、研究项目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深化专业知识:提供更多深入学习的机会,如高级课程、研讨会和实践项目。
——职业发展指导:加强职业发展服务,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路径,制定职业规划。
——团队协作强化:通过团队项目和跨学科课程,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心理健康支持: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帮助学生应对压力。
——资源充分利用:教育学生如何有效利用学校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扩展社交网络:鼓励学生参与多样化的社交活动,拓宽视野和人脉。
——终身学习意识:培养终身学习的观念,鼓励学生不断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更新。
——创新与创业精神: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和创业活动,培养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国际视野拓展:通过国际交流项目,帮助学生了解全球视角,增强国际竞争力。
——社会责任培养:通过志愿服务和社区参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