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穿过历史的缝隙,依然可以从服饰当中寻找优秀文化的踪迹。“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在本学期,22服工9班同学们开展了装束复原课程活动。这群“从壁画里走出来的”模特,以考古的姿态,严谨的复原,做到每一件复原的服饰都有据可依,妆容发型也力求接近真实复,将鲜活的古代装束人物展现的淋漓尽致。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欣赏他们的优秀作品吧,此次作品展示分为两期,本期展示为第一到第五组作品。
成员:
徐晓雨、蓝玉清、伍诗怡、杜泳欣、刘颖

《女史箴图》对上层妇女梳妆妆扮等日常生活的描绘,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贵族妇女的娇柔、矜持,无论身姿、仪态、服饰都合乎她们的身份和个性。《成功地塑造了不同身份的宫廷妇女形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所处时代的妇女生活情景。


两个妇女对镜梳妆。用来表现“人咸知修其容,而莫知饰其性。”其中一个妇女正对镜自理,镜中映出整个面容,画家巧妙地展现出那种顾影自怜的神态。另一妇女照镜,身后有一女子在为其梳头,梳头的少女表现的尤为秀丽。旁边放有镜台仓具。三个人的姿态各不相同,却都让人感觉到幽雅文静,姿态端庄。画面显示了魏晋女性浓郁的生活气息。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唐《都督夫人礼佛图》
盛唐的丰腴之美,在《都督夫人礼佛图》中展现得更加淋漓尽致。它其实是一幅供养人画像,而且是唐代同类作品中最大的一幅。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宋《李端端图》


北宋李端端仕女图《李端端图》是唐寅名下的复本画,描绘的是唐代名妓李端端和诗人崔涯之间的趣闻。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民国-月份牌


月份牌 ,卡片式的单页年历,方言指日历。清代末年和民国初年以后,上海原有的小校场年画已逐渐被新崛起的“月份牌”取代,嬗变出上海年画史上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月份牌”画成为中国年画史上异军突起的一个新品种。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成员:
温海凤、郑月莹、陈丹丽
民国文明新装


20世纪10年代和20年代早期,城市女性中时兴过一阵“文明新装”。这种“文明新装”由留洋女学生和中国本土的教会学校女学生率先穿着,很多西式教会女学生装元素的融入使“文明新装“兼有东西方的风格。






妆容上:为了契合学生身份,不会浓妆艳抹,反而以淡妆或自然素净的裸妆效果进行妆容呈现。
发式上:选取民国时期学生常留的双股麻花辫发式和齐肩短发,体现学生角色设定下清新乖巧妆发特点。不施质纹,不戴簪钗、手镯、耳环、戒指等饰物。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成员:
林铭河、彭文溉、邹炽雄
彩绘木俑
彩绘木俑 西汉(前202—9年),高44.3、肩宽9.5厘米,1972年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成员:
林嘉园、柯月婷、吴晓欣、王怡欣、袁雪玲
《韩熙载夜宴图》
《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画家顾闳中的绘画作品,现存宋摹本,绢本设色,描绘了官员韩熙载家设夜宴载歌行乐的场面。此画绘写的就是一次完整的韩府夜宴过程,即琵琶演奏、观舞、宴间休息、清吹、欢送宾客五段场景。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成员:
刘美华、莫业亮
宋代画像女人



本期展示到这里就结束啦
让我们共同期待下期的精彩作品
惠州学院服装学院
版面编辑 | 新闻中心 刘伊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