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青春只能做一件“笨”事

01
“易”破哪吒枷锁,山河自绽新章
当你在影院为哪吒的"我命由我不由天"热泪盈眶时,实训室的数控机床正发出低沉的嗡鸣——它打磨过省级技能大赛的奖杯胚体,它运行着复杂的数控模型加工程序,智能与手工的交融,技术与艺术的碰撞,展现着现代工业的魅力与力量。


可你只拍了张机床合影,却从没想过:
为什么师兄能用普通车床车出误差0.01毫米的轴件?为什么电子设计大赛的作品里,处处体现着对材料特性的精准把握?为什么PS设计稿里有创意与技艺的巧妙融合?
真正的文化传承,不在特效炸裂的荧幕里,而在——
技能训练上,竞赛队员用程序搭建出智能设备的交互模型;
实训课里,学生用PS进行《数字图像后期处理》的细腻雕琢;
甚至你翻旧的课堂笔记里,那些被荧光笔反复勾画的流程图。



有人抱怨实训课枯燥,却用课余时间开发了一款方言版“成语接龙”小游戏;
真正的技术沉淀,从不在快餐式教程的点赞里,而在你调试代码时的黑眼圈、打磨零件时的老茧中。
就像老师总说“大国工匠”,可如果连车间安全规程都不愿背诵,又谈何“工匠”?
你可知,无锡某职校学生因反复调试代码20次,最终让程序完美运行?
你可知,苏州某班级用PS复原了百年前的园林旧影,作品登上地方新闻?
真正的工匠精神,始于每节课的专注听讲,终于日复一日的微小积累。

就像你总说“我命由我不由天”,可如果连“命”从何而来都不追问,又谈何“改命”?

02
在课堂与活动中
逐梦“易”写燃情青春
1
一次实景课堂的突破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鸿蒙”班的学生们在实景课堂中,通过连接开发板与电脑,完成硬件调试。课后,他们通过交流和复盘,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这种实景教学不仅提升了实操能力,也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技术的魅力。


2
一场技能竞赛的蜕变
信息安全专业的居敬然,通过参与技能竞赛,开发出23个攻防实战工具和5套网络安全平台。他将所学转化为创业项目,打造了“智能云链信安赛教习平台”,为行业输送高素质人才。他说:“代码里藏着的不是冰冷的逻辑,而是守护网络安全的初心。”

3
一份精益求精的执着
影视动画专业的朱广帅,带领团队完成《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后期合成制作。他坚持每一帧画面都达到极致效果,哪怕观众可能看不到细节,也要做到问心无愧。他说:“出自我手的东西,必须达到我对自己承诺的质量。”


03
当你觉得“没用”
“易”是开始扎根时
总有人说:
“学霸将来还不是给网红打工?”
“背古诗能换5G流量吗?”
"搞技术不如做直播来钱快"
但那些被笑"一根筋"的人
正在用双手证明价值
用代码焊出智慧校园,用漏洞模型筑起护盾,用47版修改点燃国漫的魂。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鸿蒙”班
在代码的褶皱里扎根

当别人刷短视频时,他们用十几个小时调试一行代码。学生小李说:“设备第一次运行时,我懂了——‘笨功夫’是未来的入场券。”
如今,布满笔记的草稿纸,已化作校园智慧管理的“神经末梢”。
居敬然:重复是漏洞的显微镜

他三天不眠修复漏洞,将同一段代码拆解二十遍。“‘死磕’不是愚蠢,是让危险无处遁形的勋章。” 最终,他的模型成了网络安全领域的“隐形长城”。

朱广帅:一帧阴影,三天匠心

观众扫一眼的镜头,他和团队修改47版,打磨三天光影。“‘差不多’是匠心的锈迹,‘偏执’才是国漫的脊梁。”
如今,咖啡渍浸透的画稿,成了国产动画崛起的碑文。

✦ 你看——被笑“轴”的人,正用CAD画出父亲的农机零件,用铁屑浮雕雕刻母亲的生日礼。 所有“无用”的坚持,终会在技术长河中溅起最年轻的浪花。
✦ 你看,那些"笨功夫"从不会白费——它可能变成你为社团设计的古风机械臂海报,可能成为升本面试时展示的"边角料创意作品集",甚至只是寒假回家,你能用课堂学的CAD帮父亲画出农机零件图。
✦ 你看,那些"不起眼"的坚持,终会让你成为技术长河中最年轻的浪花。


04
你的三年,“易”筑人生长久支点
1
优秀是一种习惯
技能大赛获奖者每天早起背英语单词,他说:“学数控也要看懂进口机床说明书。”
2
平凡也有光芒
默默无闻的小组成员坚持每次活动签到,最终整理出30页的《社团运营手册》,被下届学弟奉为“秘籍”。
3
坚持就是支点
即使只是按时交每一份作业、参加每一次实训,三年后回看——你已用300次课堂签到堆出专业的基石, 用50份实训报告垒起技能的阶梯。


最后的话
不必羡慕哪吒的"我命由天不由我",真正的改命从不靠特效——改命需要的是铺装三万片瓦仍追求零误差的执拗,是在沥青味里依然能看见星光的眼睛。
希望三年后——当你在企业用自学的CAD改进生产线,当你的旧物改造作品被当成企业文化案例,你会明白:那些被嘲笑"太普通"的日子,早已浸透中国制造最扎实的底气。

当你发现数控代码能编织齿轮的诗歌时,当你用铁屑浮雕给母亲做生日礼物时,当你在岗位记录本写下"今日优化2分钟装夹时间"时,你会明白:那些在实训室、教室、社团里默默扎根的日子,早已让你活成工匠精神最年轻的注脚。



亲爱的“笨小孩”们:
何其有幸,我们相遇在这个崇尚“聪明”却依然珍视“笨拙”的年代。
当世界都在追逐捷径时,你们还在实训室里一遍遍校准零件精度;当算法推送给所有人相同的答案时,你们仍固执地用代码复刻《千里江山图》的笔触。这份“笨”,是车间安全规程抄写百遍的坚持,是凌晨三点调试程序时的倔强,是把普通作业打磨到发光的傻气。
未来或许会笑你们“轴”——笑你们非要把误差归零,笑你们总在旧物堆里找灵感,笑你们用游标卡尺切生日蛋糕还量厚度。但请相信:正是这些“笨功夫”,让青铜甗的纹路穿越三千年依然清晰,让榫卯结构经历地震仍屹立不倒。
我是一名老师,是你们青春路上的笨护航员。愿我们继续笨拙地相信:每一次实训服的油渍都在书写工匠精神的基因,每一份被荧光笔涂花的笔记都在构建未来的底气,每一个“不可能”的尝试都在重定义中国制造的边疆。
前路漫漫,笨小孩们——让我们带着这份“傻气”,把青春焊进时代的骨架,在机床的轰鸣声里,铸造比哪吒更燃的“中国魂”。
-END-
图片 |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南信青年 南信招生 各分院公众号
编辑 | 史心语
审核 | 陈亮

发表于四川省
发表于四川省
发表于贵州省
发表于贵州省
发表于云南省
发表于广东省
发表于安徽省
发表于辽宁省
发表于广东省
发表于广东省
发表于广东省
发表于四川省
发表于广东省
发表于广东省
发表于四川省
发表于浙江省
发表于广东省
发表于广东省
发表于广东省
发表于广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