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友校长沙龙第三期 | 青春飞扬 乡村振兴
动态校园发表于贵州省
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
2024-06-23 22:30:10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凤友校长沙龙第三期

以“青春飞扬、乡村振兴”为主题

探讨青春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


沙龙现场


凤友校长沙龙第三期 | 

沙龙伊始,王凤友校长为明军研究员颁发贵阳人文科技学院讲席教授聘书

王凤友校长为明军研究员颁发讲席教授聘书

温小军副校长主持沙龙

01  师生问答

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请问明军教授如何看待农村人口严重流失、人才薄弱的现象,也请您给予我们农学专业的学子一些建议。

明军:乡村振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国家战略,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祖国的建设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乡村振兴进程中,面对农村人口严重流失、人才薄弱的现象,对于农学专业的学子来说,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果你是农村学子,学的又是农学专业,希望你能学以致用,深入乡村,在建设家乡的实践中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家乡建立希望,助力乡村振兴,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

请问凤友校长,您认为在农村区域发展中,如何平衡农业现代化与农村传统文化的保护?

王凤友:现代化与传统文化不是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现代化作为一种理念和手段,对各个领域的发展都起着关键作用。以贵州山地农业为例,实现机械化、现代化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贵州作为多民族聚居区,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等17个世居少数民族都拥有独特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是乡村稳定的基石,确保了乡村结构的合理以及村民之间的睦邻友好。在乡村的现代化进程中,应当以传统文化和乡村文化为根基,积极汲取现代化元素,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学生代表交流发言

面对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如何提高农村的教育质量,以适应乡村振兴的发展需求。

明军:偏远地区学生学习条件相对落后,主要是存在硬件差距,但在大多数教学手段上实质性的差别并非巨大。特别是身处网络信息时代,无论是偏远地区还是其他地区的学生,都能够在知网、慕课等数据库中获取前沿知识、实现资源共享。希望大家树立积极进取的态度和主动学习的精神,突破客观条件带来的障碍,逐步缩小差距,拥抱更加广阔的知识天地。

乡村振兴政策下,农学专业的学子如何为国家发展添砖加瓦? 

王凤友:乡村振兴是一篇宏大的文章,必须脚踏实地,切实解决问题。贵州全力开展脱贫攻坚,并努力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以保住脱贫成果。贫困问题是动态的,会因各种原因导致返贫。

民以食为天,农业乃天下之大本。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乡村振兴要通过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来实现。对于文化旅游与区域发展学院农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大学生进入农村就是人才,希望你们关注“三农”,走进乡村,在走户串巷、田野调查中充分发挥专业才能,定能大有所为。

学生代表积极提问


02  美丽乡村  诗意的栖居

王凤友校长指出,乡村振兴是时代提出的要求和期待,更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根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无论是谋划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还是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都是‘压舱石’,必须答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道‘必答题’”。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王凤友校长书法作品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西汉·司马迁《史记·孝文本纪》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唐·王维《春中田园作》

高田如楼梯,平田如棋局。白鹭忽飞来,点破秧针绿。——明·杨慎《出郊》


沙龙最后,王凤友校长朗诵中国古代田园诗、农事诗说到先贤们对农业看得远、看得大。从古至今,农业的基础作用始终未变,坚守农业乃是民族和国家稳定的保障。他期望青年学子大力推动“三农”事业,积极投身乡村建设,把乡村建设成为产业兴旺、人人奋进、文化繁荣、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让国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走向繁荣昌盛!

合影留念


03 学子感悟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2022级农村区域发展专业  郑茂美

很荣幸参加今天的讲座,让我认识到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文化传承和生态保护的体现。在沙龙中,我了解到了许多关于农业科技创新的信息,作为青年学子,我深感自己有责任将所学知识应用于乡村发展中。

2021级农艺教育专业  黄倩倩

今天的沙龙让我深刻体会到,作为新农科人才,我们不仅要关注农业技术的发展,更要关注乡村社会的整体进步。我期待在未来能够参与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

2022级农村区域发展专业  王富利

能够参加这次讲座,我感觉非常的激动和荣幸。在讲座中对农业科技的探讨,让我意识到科技创新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的学生,我希望能够将创新理念应用到实践中,为乡村的发展带来实质性改变。

2021级农艺教育专业  王言

听了两位教授的分享,尤其是关于乡村振兴、人才振兴等内容,让我感受到两位教授对于我们农学生的深切厚望。两位教授自身经历的分享,也让我对于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了更明确的目标。

2021级农艺教育专业   余丽珍

作为一名农业专业的学生,今天的沙龙让我看到了自己专业的重要性和广阔前景。我更加坚信,新农科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掌握前沿技术,以科技创新为乡村注入新的活力。





王凤友校长将手稿赠予师生代表


飞扬的青春

恰似初升的朝阳,璀璨而充满希望

青春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

不仅是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

更是命运奏响的激昂交响

青年学子理应不负众望、勇挑重任

将青春融入乡村振兴的滔滔洪流

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繁荣、富强!





贵阳人文科技学院全媒体运营中心 

文字  |  商梦同 蒲红霞

  图片 | 李金山

   视频 |  赵室玉

编辑 | 商梦同 田斯雨

审核 | 汤雷 

 校审 | 商梦同

 编审 | 李金山

往期回顾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权威发布!!贵阳人文科技学院2024年招生章程

贵阳人文科技学院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专题辅导


学校党委书记刘杰同志深入基层开展党建工作及毕业生就业工作调研


欢迎投稿至邮箱:qxynews@sina.com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