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绍兴黄酒酿制技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发表于四川省
阅读量 15.1k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易班优课
2025-02-06 14:25:30


为了让师生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责任感,增强学生对非遗的认知与传承意识,提升文化素养,引导大学生深入了解非遗,进而为非遗的保护与传播注入新的活力,学校易班推出“传承非遗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系列文章,今天推出的是第34期绍兴黄酒酿制技艺


非遗简介

绍兴酒是中国黄酒的杰出代表。因酿坊所处位置与操作技巧的差异,绍兴酒分“东帮”和“西帮”两大流派。地处绍兴城西东浦、阮社、湖塘等地的酿坊称为“西帮”,城东斗门、马山、孙端、皋埠、陶堰、东关等地的酿坊为“东帮”。
  绍兴酒一般在农历七月制酒药,九月制麦曲,十月制淋饭(酒娘)。大雪前后正式开始酿酒,到次年立春结束,发酵期长达八十多天。酿酒以糯米为原料,经过筛米、浸米、蒸饭、摊冷、落作(加麦曲、淋饭、鉴湖水)、主发酵、开耙、灌罐后酵、榨酒、澄清、勾兑、煎酒、灌罐陈酿(3年以上)等步骤造出成品酒。绍兴酒的主要品种有元红酒、加饭酒、善酿酒、香雪酒四大类型。酿造绍兴酒的工具大部分为木、竹及陶瓷制品,少量为锡制品,主要有瓦缸、酒坛、草缸盖、米筛、蒸桶、底桶、竹簟、木耙、大划脚、小划脚、木钩、木铲、挽斗、漏斗、木榨、煎壶、汰壶等。
  绍兴酿酒的历史非常悠久,文字记载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又有鉴湖这一丰沛而优质的水源,酿酒可谓得天独厚。绍兴黄酒产地主要分布在鉴湖水系区域,包括绍兴市越城区、绍兴县和上虞市东关镇等地。截止到2004年,绍兴地区共有酒厂八十多家,黄酒总产量26.4万吨,占全国黄酒产量的14.7%。
  源于春秋、成于北宋、兴于明清的绍兴黄酒酿造技艺是越地先民传承和发展下来的绝技。近年来,由于绍兴黄酒酿造周期长、酿造用水及其他原料要求高、工艺复杂且需要经验,要扩大再生产面临着许多困难。受商业大潮的冲击,绍兴酒传统酿造技艺陷入濒危境地,这些情况已引起当地政府的高度关注,一些保护措施正相继出台。


非遗风采

一、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司长王晨阳一行到绍兴市柯桥区调研

在“绍兴黄酒”省级非遗工坊,王晨阳一行参观了黄酒精酿坊车间和塔牌文化中心,听取了浙江塔牌绍兴酒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的工作汇报。近年来,塔牌以遵时酝酿、传承提高、守正出新为主导思想,通过逆向创新研发新品“塔牌本酒”,积极探索以“黄酒文化价值”为核心,“互联网+新传媒”的营销模式,从“逆向创新,守正黄酒老本色”“多维打造,创建营销新矩阵”“文化赋能,输出黄酒新故事”等方面狠下功夫,借助黄酒文化基因解码拓展消费人群、引领市场导向、推动经济发展。

from clipboard

调研组对塔牌近几年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勉励其作为“绍兴黄酒”省级非遗工坊建设主体要不断研究,久久为功,充分践行工匠精神,厚植黄酒文化,为绍兴黄酒行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坚定肩负起弘扬中国民族品牌的使命和责任。


二、非遗+抗疫:舞台停摆,绍兴却有戏

在鉴湖的桨声灯影里,流淌的不仅是千年唐诗的吟唱,还有鲁迅笔下的社戏、越剧和莲花落;素雅宁静的古城墙根下,阳明文化、兰亭书法陶冶性情,千年越红、古法黄酒闻香识味……这就是“非遗之城”浙江绍兴,它“乘风”文旅经济,“破浪”疫情危机,它的传承保护、活化利用有烟火味、有生命力、有创造精神,在全国走出了独一无二的步伐。

绍兴市非遗保护中心第一时间组织非遗传承人创排曲艺作品和创作手工艺品,鼓舞战疫士气,如新创莲花落《众志成城保平安》、绍兴平湖调《风雨同舟心一条》、滩簧《同舟共济渡难关》、词调《你若安好》等,仅绍兴莲花落原创作品就有100多篇。在线上,则推出“发现非遗之美”“居家手作”“展览回顾”“绍兴市非遗中心优秀曲艺作品赏析”等在线专题,发送推文205篇,点击阅读5万余次。

“仅戏曲传承人就有2000多个作品通过网络获得传播,绍兴五大剧种都做了很好的云传播。”绍兴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何俊杰介绍,经典剧目《三请樊梨花》以越剧、新昌调腔、绍剧和诸暨西路乱弹“四下锅”的形式重新搬上舞台,并通过腾讯大浙网云端直播,他们还报送、组织曲艺节目参加2020全国非遗曲艺周,选送绍兴莲花落赴苏州参加曲艺主题活动,在舞台经济停歇的疫情期间,绍兴非遗戏曲却没有消声。

“绍兴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2500多年的历史文脉沉淀在非遗传统中,非遗记载了绍兴这座城市的文化自觉、自信和绍兴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经过这几年的不断努力,绍兴非遗已跟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尤其在疫情爆发、社会活动停摆后,非遗却散发着自由蓬勃、自发生长的力量,为全民抗疫提供精神滋养和文化力量。”何俊杰说。

三、非遗+旅游:为文化增色,为旅游破局

非遗要活化利用、传承发展,就要和当下人们的现实需求相结合。在新时代文旅融合这个主旋律中,非遗作为一种典型的文化资源或手段,为旅游插上翅膀,让旅游更加有味、有戏。”何俊杰表示。

绍兴非遗又是如何融入旅游、为其赋能的呢?首先在传统旅游品类上进行了“破局”,以制定标准和认定授牌作抓手,使巧劲撬开了“研学游”这块市场的广阔前景。绍兴率先草拟出《非遗研学游基地认定标准》和《非遗形象门店管理规范》两个地方标准,在全国率先公布首批16家非遗研学游实践基地并使之融入旅游路线。精心设计的18 条特色研学体验路线及研学项目,涵盖了绍兴花雕制作工艺、越窑青瓷烧制技艺、铜雕、越剧、越红工夫茶制作技艺等特色非遗,仅2019年暑期就接待非遗研学团队604批次约2万人。2019年,绍兴还认定首批19家市级非遗旅游景区,包括非遗主题小镇7家、民俗文化村12家。2020年,这些非遗基地与当地旅行社碰撞出了火花。

“在全域旅游或乡村旅游这条道路上,非遗也有很大的发挥空间。”何俊杰介绍,2019年“非遗兴乡大巡游”挺进绍兴新昌县、柯桥区、嵊州市和上虞区,2020年覆盖全市各个区、县(市),给绍兴市民和游客带去了精彩纷呈的非遗巡游表演、美味非遗小吃、特色非遗产品。巡游队伍在“鲁迅外婆家”上演了全国闻名的“社戏”,又与绍兴市区“鲁迅故里”联动,大批游客被导流到县乡。

四、非遗+城市:风景处处,皆是绍兴底色

从2013年到2017年,越红博物馆馆长扬思班和他的团队在诸暨成功搭建了文化平台“诸暨市越红博物馆”和产业平台“越江茶业”,之后一直在思考怎样走出诸暨、走向绍兴这个更大舞台。2019年12月,他们得知绍兴迎恩门风情水街里有一个“非遗活化馆”在招商,就提出了“通过越红工夫茶融合其他非遗项目,打造一个综合性的展览、展销、展演非遗场所”的计划,获得了当地政府的支持。

这就是后来的“绍兴非遗客厅”——一个绍兴的新文化地标,它将是今后绍兴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的重头戏,也创新性地开创了政府、社会力量共建非遗事业的新模式。

“在其中,政府起的是设计、引导和推动者的作用。北海街道是最初项目概念的设计者,绍兴市文旅局和非遗中心是项目蓝图绘制的引导者,帮助我们争取北海街道的优惠政策、协助引进其他非遗项目,使得项目能够快速在当年落地,并克服疫情影响于去年8月开门迎客。”杨思班说,越红博物馆担负的则是建设者和运营者的职责。

小试牛刀、初露锋芒,绍兴正在积极谋划更多的“非遗门店”“非遗集聚区”和“非遗一条街”。今年将新落户10家“非遗门店”,3年内将在市区古城内落地30家“非遗门店”和“非遗客厅”,作为文旅融合和推广的基地。

非遗的精神之光,已闪耀在绍兴这个城市的文化定位和整体步调中。整座绍兴古城,已作为文化和非遗之城获得当地立法保护,《绍兴古城保护利用条例》已实施一周年,“古城项目群”16个在建重点项目都有非遗的身影。绍兴还在谋划首个本土特色历史文化沉浸式体验街区“绍兴古城非遗一条街”,规划非遗项目入驻,形成非遗集聚区,还有“绍兴古城(古镇)”文商旅集群、柴场弄“风越里”文商旅集聚区……更大格局的三大文化带上,浙东运河文化带就包括了绍兴黄酒酿制技艺、石桥营造技艺、大禹传说与大禹祭典、水乡社戏等非遗,浙东唐诗之路文化带蕴含着越窑青瓷烧制技艺、梁祝传说、刘阮传说、嵊州竹编、越剧等,古越文明文化带上的西施传说、勾践传说、书法、诸暨西路乱弹、绍剧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锦上之花”“带上之珠”。

五、非遗+未来:“绍兴模式”成就几何

非遗保护本质上是对过去人们整体生活实践的一种继承和保护,所以绍兴的非遗传承有个根本性原则——见人见物见生活。所谓‘见人’,既包括传承人也包括非遗受众,要让他们参与到非遗保护和旅游融合中;所谓‘见物’就是要通过恰当的方式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要把抽象的知识、技艺、艺术转变成为具象的产品和可供参与体验的服务;‘见生活’是指一种场景的营造,是非遗与旅游、生活融合后的整体呈现。”何俊杰总结绍兴非遗的成功之道。

许金辉认为,绍兴非遗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一是缘于硬性指标:截至目前,绍兴市拥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4项、浙江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86项、绍兴市级代表性项目261项,涵盖了非遗的十大门类;拥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1名、浙江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09名、绍兴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65名。二是缘于创造性,比如当地为解决“冒充挂牌非遗门店”的问题,制定了“非遗门店”标准,又大举尝试线上购物,确立了非遗销售、展示模式。第三是缘于“在地性”,已至六届的非遗集市已成融入古城市民生活的一大品牌。

作为非遗业界的代表,杨思班认为,绍兴的非遗胜在善于借力、借势,常有“四两拨千斤”的创意。比如“非遗客厅”就是抓住了越茶文化这个要点,从而满盘皆活;又如把非遗研学、非遗兴乡等活动装入“绍兴有戏”这个大IP,2020年把“非遗集市”巧妙嫁接到“南宋文化节”这个大IP,做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新”。

在他们的陈述中,在“绍兴有戏”“非遗集市”“非遗客厅”“非遗研学游”“非遗门店”众多品牌活动和载体的呈现里,绍兴非遗正展示着贴近老百姓的烟火味、鲜活的生命力和极佳的创造力,它正融入这个城市发展的骨血,成为它的精神代言。

本期非遗介绍

就到这里

我们下期介绍的非遗是

自贡井盐深钻汲制技艺

编辑|易雪梅

责编|官玉红

编审|郭赟

审核|崔书磊

易班学生工作站优课教育部





全部评论 (312)
泽郎多吉
打卡打卡打卡
2025-03-08 23:20:33
发表于四川省
评论
易友21915538
打卡打卡打卡
2025-03-08 21:51:30
发表于四川省
评论
易友28067090
打卡打卡打卡
2025-03-08 18:05:25
发表于四川省
评论
易友47834440
打卡打卡打卡
2025-03-08 17:02:37
发表于四川省
评论
彭静
打卡打卡别忘了
2025-03-08 16:25:48
发表于四川省
评论
易友73354011
打卡打卡打卡
2025-03-07 21:16:20
发表于四川省
评论
易友73354011
打卡打卡打卡
2025-03-07 21:14:57
发表于四川省
评论
易友95313288
打卡打卡打卡
2025-03-07 18:30:43
发表于四川省
评论
易友63372886
打卡打卡打卡
2025-02-22 16:36:09
发表于四川省
评论
易友69792252
打卡打卡打卡打卡打卡打卡
2025-02-18 14:10:36
发表于四川省
评论
易友62587136
【非物质文化遗产】绍兴黄酒酿制技艺
2025-02-17 21:22:49
发表于四川省
评论
易友55959581
打卡打卡打卡
2025-02-17 17:23:46
发表于四川省
评论
李洪亮
打卡打卡打卡
2025-02-17 16:23:42
发表于四川省
评论
易友95132058
打卡打卡打卡
2025-02-17 08:46:30
发表于四川省
评论
易友34561806
打卡打卡打卡
2025-02-16 23:27:39
发表于四川省
评论
易友79764764
打卡打卡打卡
2025-02-16 22:46:49
发表于四川省
评论
易友39985806
打卡第三十天
2025-02-15 19:38:24
发表于四川省
评论
易友62418764
打卡打卡打卡
2025-02-15 11:34:48
发表于四川省
评论
易友16292907
打卡打卡打卡
2025-02-15 11:26:06
发表于四川省
评论
易友56560400
打卡打卡打卡
2025-02-13 21:33:22
发表于四川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