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窗外的樱花开始试探性地舒展花瓣,柳枝在微风 中抽出嫩芽时,我总会想起《瓦尔登湖》里那句“春 天的来临,是大自然对人类最慷慨的启示”。春日读书, 从来不是附庸风雅的仪式,而是生命与文字在季节轮 回中的彼此呼应——当草木在泥土里积蓄破土的力量, 当阳光以更温柔的角度漫过窗棂,那些蛰伏在书页间 的智慧,也在悄然叩击着心灵的冻土,让灵魂与自然 共同完成一场盛大的苏醒。
记得某个晨雾未散的清晨,我抱着一本《诗经》 坐在小区的长椅上。翻开“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时, 恰好有几瓣早开的桃花落在书页间,粉白的颜色与泛 黄的纸页相映成趣。忽然懂得,古人为何总在春日吟 诗作赋——当自然界的万物以最鲜活的姿态呈现,文 字便成了捕捉这份生命力的网。《诗经》里的草木鸟兽, 在春日的晨光中不再是凝固的符号,而是与眼前的柳 树、黄鹂、初绽的玉兰重叠,形成跨越三千年的共鸣。 梭罗在瓦尔登湖度过的第一个春天,用整个笔记本记 录冰层融化的声音;简 ·奥斯汀在汉普郡的春日花园 里,看着蒲公英在风中飞舞,写下《傲慢与偏见》中 伊丽莎白漫步田野的段落。春日的阅读,是将书本中 的自然描写与现实景象对照的过程。当我读到《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里关于植物向光性的科学解释,再 看着窗台上歪向阳光的绿萝,忽然发现理性的知识与 感性的观察在春天达成了奇妙的和解——原来每一片 新叶的舒展,每一朵花的绽放,都是自然界最生动的 诗行,而书本,则是解读这些诗行的密码本。
去年春天,我在医院陪护家人时,床头始终放着 一本《山茶文具店》。书中代笔人雨宫鸠子在镰仓的春 雨中,为不同的人书写信件,字里行间流淌的温柔, 让消毒水气味弥漫的病房有了一丝暖意。那时正值樱 花盛开的季节,透过病房的窗户,能看到楼下的樱花 树在风中轻轻摇曳,花瓣落在行人的肩上,像极了书 中那些未说出口的牵挂。阅读在此刻成了治愈的良药 ——当现实世界充满焦虑与不安,文字却为心灵开辟 了一片可以耕种希望的田地。春日读书,恰似农夫在 解冻的土地上播撒种子。读《平凡的世界》,孙少安在 双水村的土地上盼望着春雨,让我想起自己初入职场 时的迷茫与期待;读《苏东坡传》,看他在黄州的春天 写下“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忽然懂得 无论人生处于何种境地,总能在自然与文字中找到慰 藉。就像春天不会因为寒冬的漫长而缺席,那些在书 页中遇见的勇气、智慧与爱,也在悄悄重塑着我们的 精神世界。当我们在春日的阳光下翻开书本,其实是在进行一场心灵的春耕——种下的是对知识的渴望, 收获的,终将是生命的丰盈。
现代生活如同高速运转的齿轮,春日的短暂常常被忙碌的节奏稀释。但总有一些时刻,我们会被某个 场景触动:地铁上,有人捧着 Kindle 读《小王子》, 窗外的梧桐树影掠过屏幕;咖啡馆里,中学生在习题 册旁放着一本《飞鸟集》,书页间夹着一片新鲜的枫叶。 这些看似碎片化的阅读,其实是人们在快时代里为自 己保留的“春日时光”——就像古人在清明时节踏青、 在谷雨时分品茶,阅读成了现代人与季节对话的方式。 去年春天,我沿着护城河散步,看见一位老人坐在石 凳上读《红楼梦》。他的老花镜在阳光下泛着微光,书 页被风轻轻翻动,惊飞了停在枝头的麻雀。那一刻, 我忽然想起《追忆似水年华》里的场景:普鲁斯特在 玛德琳蛋糕的香气中召回童年记忆,而我们,也能在 春日的阅读中找回被忙碌遗忘的细腻。当我们跟随陶 渊明“采菊东篱下”,与李清照“试问卷帘人,却道海 棠依旧”,那些被数字时代压缩的情感,在文字的滋养 下重新变得饱满。春日的阅读,是让脚步慢下来,让 心灵跟得上季节的变迁,在墨香与花香的交织中,完 成一次精神的深呼吸。
今年春分,我参加了社区组织的“春日读书会”。一位退休教师带来了她手抄的《朱自清散文集》,泛黄 的笔记本上,工工整整地写着《春》的全文, 旁边贴 着她在公园拍的小草发芽的照片。她说:“年轻时读‘小 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只觉得文字优美;现在每天 在公园散步,看着这些‘钻出来’的小草,才懂得生 命的坚韧。”这让我想起作家汪曾祺的话:“阅读的意 义,在于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活,热爱生活。”春日的 阅读,从来不是孤立的精神享受,而是将书本中的感 悟化作观察生活的眼睛。当我们在书中读到“一年之 计在于春”,便懂得在春日规划目标;读到“野火烧不 尽,春风吹又生”,便学会在困境中保持希望。就像春 天的阳光照亮每一片新叶,阅读的光芒也在照亮我们 的日常:给朋友写一张明信片时,想起《查令十字街 84 号》的温情; 给孩子讲睡前故事时,重温《窗边的 小豆豆》里的童真。这些微小的瞬间,让书本上的文 字不再是凝固的符号,而是融入生活的活水,让春日 的蓬勃生机,在阅读与实践的循环中永恒流淌。
合上书本时,暮色已为樱花镀上一层金边。远处 传来孩童的笑声,他们追逐着飘落的花瓣,像追逐着 春天的精灵。忽然明白,春日读书的意义,从来不止 于书本本身——当我们在文字中感受自然的韵律,在 故事里触摸生命的温度,其实是在为自己搭建一座连接现实与理想的桥梁。就像春天用花开证明生命的力 量,阅读用智慧证明精神的成长。在这个脚步匆匆的 时代,愿我们都能在春日的阳光里停下片刻,翻开一 本书,让文字的种子在心灵深处生根发芽,最终长成 支撑我们穿越寒冬的勇气与信念。毕竟,当我们与书 本相遇的那一刻,春天便不仅在窗外,更在我们永远 年轻、永远渴望生长的灵魂里。

晨光透过纱帘的缝隙,在木桌上蜿蜒出一条金蛇。推开窗的刹那,带着泥土芬芳的风便涌了 进来,沾着露水的玉兰花瓣轻轻掠过发梢,我知道,春天正踮着脚尖,从江南的烟雨中走来。
小区里的樱花树总比别处醒得早些。某天清晨下楼时, 枝桠间还只是星星点点的淡粉,不过 三四日,便突然缀满了云霞。风过时, 花瓣簌簌飘落,像是天空下起了一场温柔的雪。有调 皮的孩子在树下奔跑,惊起一地细碎的光影,笑声与花香缠绕着,在空气中酿成清甜的蜜。 老人们搬出自家藤椅,泡一壶新茶,任阳光在茶杯里泛起粼粼波光,他们的闲谈声里,藏着 比春光更绵长的岁月。
家附近的护城河,此刻也成了春的调色盘。垂柳将嫩绿的枝条浸入水中,像是要蘸取河水作 画。水面上浮着三三两两的野鸭子, 忽而扎进水里,忽而又衔着水草冒出来,身后拖出长长 的涟漪。对岸的油菜田开得肆意张扬, 金黄的花浪一直涌到天际线,偶有白鹭掠过,翅膀尖 上仿佛都沾着细碎的阳光。河面上漂来一叶竹筏,渔夫戴着斗笠,蓑衣上还凝着晨雾,他撒 开渔网的瞬间,惊起几尾银鳞闪闪的小鱼,溅起的水珠里,倒映着整个春天的颜色。
最动人的是雨后的春景。前一晚还是电闪雷鸣,晨起却见天空澄澈如洗,每一片云朵都像是 被反复漂洗过。路边的野草挂着晶莹的水珠, 在阳光下折射出彩虹的光晕。不知谁家的蔷薇 探出墙头,花瓣上的雨珠摇摇欲坠,像缀满了细碎的水晶。空气中浮动着草木的清香, 混着 泥土的腥甜,让人忍不住深呼吸,仿佛要将整个春天都装进胸腔里。
傍晚时分,散步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年轻的父母推着婴儿车,孩子的小手里攥着刚摘的野花; 恋人相携而行,影子被夕阳拉得很长;白发苍苍的老夫妻,慢慢走着,轻声说着年轻时的故 事。风掠过树梢,发出沙沙的轻响,像是春天在耳畔私语。
春,是最慷慨的诗人。她将新绿泼洒在枝头,把嫣红点染在花瓣,用鹅黄勾勒出嫩芽的轮廓。 她让蛰伏了一冬的生命重新苏醒,让沉寂的大地焕发生机。而我们, 不过是这春日盛景里的 看客,却又无比幸运地,成为了春天的一部分。
暮色渐浓时,我折下一枝带露的海棠。花瓣上的水珠映着天边的晚霞,美得惊心动魄。原来 春天早已将最美的风景,藏在每一个不经意的瞬间里,只待我们去发现,去珍藏。

易起讨论室
当枝头抽出嫩绿新芽,春风捎来花朵的私语,正是捧起一本书的好时节。书页翻动间,墨香与花香交织,文字与春光共舞。在阅读中,我们跟随作者的笔触穿越山河,邂逅春日的浪漫与诗意;在春光里,那些晦涩的文字变得鲜活,让知识如同破土的春笋般生长。让我们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以书为舟,以春为帆,开启一场滋养心灵的奇妙之旅,在字里行间感受生命的蓬勃与美好。
投稿方式

提交作品步骤:关注四川工业科技学院易班微信公众号-点击作品提交系统-进入对应板块提交作品,工作人员审核后录取。
往期回顾
【诗书心语】拾光寻雅趣,展卷品清欢
【诗书心语】闲诗吟尽山中春景,美文绘就花间时光
【诗书心语】探索AI与未来的无限可能
【诗书心语】AI 点亮科技前路,未来绽放智慧光芒
SCIT-YB
|立足师生 易在服务 意在成长|
图片/网络
编辑/刘瀚阳
责编/王欣如
审编/王春
审核/崔书磊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易班学生工作站]
QQ号:3190673968
微信号:SCIT-YB
抖音号:337016907
快手号:1597209756

发表于四川省
发表于四川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