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南方+客户端刊发《韩师这支突击队,为啥要“自讨苦吃”?》,现原文转载如下:
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学习葡萄种植和酿制技艺、制作短视频……炎炎夏日,韩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大学生青年突击队——“文韵兴梦·青春筑华”实践队却来到汕头市潮南区陇田镇东华村“自讨苦吃”。他们奔忙于乡野、投身于实践,以专业知识挖掘推广当地红色文化、侨乡文化、传统技艺与潮乡美食文化,助力县镇村高质量发展。

突击队队员在葡萄园开展直播活动。

突击队队员在番客码头向过往村民了解东华村的华侨故事。
“三下乡”期间,突击队分为红色文化组、侨乡文化组、传统技艺组、潮乡美食组以及乡村新“媒”实践团、资润乡土先锋团,分头开展实践活动。通过深度访谈和实地考察,红色文化组的队员将该村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梳理,并提出了东华村可以将红色旅游与党建教育结合起来的建议。侨乡文化组通过创意短视频和直播,拍摄了当地下南洋广场、番客码头等景点,传播东华村华侨的奋斗史。

技艺人翁师傅向突击队队员讲解长明灯组装过程。
传统技艺组则走近技艺人,了解竹编草席、剃头挽面、葡萄扎染和珠绣技艺,感受古艺新生的力量。在葡萄沟,潮乡美食组的队员们学习了音乐葡萄的种植和酿制技艺,亲手制作了地道的美食“茶糜”,还通过短视频和直播为音乐葡萄带货。乡村新“媒”实践团也为东华村量身打造了一系列宣传短片和直播带货活动。资润乡土先锋团则在当地设立“政策小超市”,借助广播、网格群及方言短视频,向乡村民众介绍国家资助政策。

突击队队员拍摄茶糜制作过程。
“从文化传播到产业升级,从数字赋能到教育普及,突击队利用专业知识,为东华村量身打造了一系列创新性的发展方案。”韩师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党总支书记蔡锐群表示,他们将继续推动学子们投身乡村,为“百千万工程”奉献青春力量。

突击队队员借助广播介绍国家资助政策。

“文韵兴梦·青春筑华”实践队。
发表于广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