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充分展现了百年大党正青春、新的征程再出发、万众一心齐奋斗的宏阔新气象。青年大学生作为新征程中的一员,应该肩负新担当、奋进新进程。

图1
图片来源:百度
一
把牢“有理想”
的首要标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无坚不摧的前进动力”,自共产党成立以来,一代代中国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听党话、跟党走,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贡献了强大力量。现如今,在新时代的浪潮之下,我们更应该有理想,自觉将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相融合,为建设美好中国奉献智慧与汗水。

图2
图片来源:百度
二
突出“敢担当”
的时代要求

历史赋予新使命,时代要求新担当。作为新时代青年,当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中对广大青年的寄语为导向。“以韦编三绝,悬梁刺股的毅力、以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的劲头,努力扩大知识半径。既读有字之书,也读无字之书,砥砺道德品质,掌握真才实学,练就过硬本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不断增强“四个自信”、持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努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图3
图片来源:百度
三
锤炼“能吃苦”
的坚毅品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青年就要拿出敢吃苦、不怕吃苦、不避艰苦、踏实苦干的“老黄牛精神”。上个世纪革命时期,先辈们经过爬雪山、过草地等最终完成了红军长征。而新时代的我们也要“爬雪山”“过草地”,解决中国新征程路途中的困难、以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摆脱中国发展路上的枷锁。新时代青年只有不怕吃苦、敢于吃苦,才能战胜短期的困难,收获个人的成长,助力国家的发展。

图4
图片来源:百度
四
把牢“有理想”的
首要标准

自古以来,奋斗精神一直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精神。“铁杵磨成针”“闻鸡起舞”“卧薪尝胆”等等故事也正是在艰苦环境中不断奋斗的生动写照。中国近代史也是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进入新时代,我们更要弘扬“肯奋斗”的光荣传统,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继续奋斗。

图5
图片来源:百度
五
践行“勇创新”
的伟大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了创新发展对于中国的重要性。他曾说道“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在新征程的发展中,从港珠澳大桥通车、到北斗卫星全球组网成功、再到嫦娥五号登月,纷纷用实力展示了中国科技创新成就,背后凝聚着无数“大国工匠”的创新合力。创新是时代的命题,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应有敢为天下先的气魄,要自觉树立并践行创新精神,在创新中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推进创新,切实提高综合分析和独立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用科学力量武装自己,不断增强本领,接力传承中华复兴之梦!

图6
图片来源:百度
六
树立“爱国奉献”
的民族精神

爱国奉献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自强不息的精神财富和力量源泉。中华民族骨子里从不缺少”爱国”两字。作为新时代新征程大学生,要树立与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理念,始终做到把自己进步同国家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与国家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荣辱与共,勇于担起爱国奉献的责任和使命,有勇于奉献精神,听从时代召唤,才能让青春在激情奋斗中绽放最美的光芒。才能更好地肩负新担当,奋进新征程!

图7
图片来源:百度
供稿:物理与化学学院
物理与化学学院易班负责老师:李珊
编辑:李珊
技术支持:袁伟杰 张锦慧
副编:苏郁清 | 主编:欧阳伶俐 | 总编:张福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