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坚守立德树人初心 勇担铸魂育人使命
奋进时代征程 书写强国新篇
围绕学生 关照学生 服务学生
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
我们是武汉理工大学辅导员!
新“理”话专栏陆续推出2022-2023学年优秀辅导员风采展示,敬请关注。


个人简介:
石林,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团委书记,2020级本科生辅导员,2020年入职,分管学院团委、学生会、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学院本科生就业教育等专项工作,指导学院心理素质拓展协会,担任学院机关工会小组长、学院学生党总支委员、计算科学与技术专业第二党支部书记等,曾获湖北省省级普通话测试优秀测试员。
自工作以来,他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坚持把时间铺在学生们身上的工作法则,持续关注每一名同学的心理状况和学习状况。在工作中他坚持以学生为本,结合专业行业特色给同学们未来发展提出合理建议,努力成为学生的知心人、热心人、引路人。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做蜡烛,是一个细心活儿;而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做辅导员,也是一个细心活儿。辅导员的工作心路历程,就像做蜡烛一样,既需要细心、耐心,又需要方式、方法。

一、捻烛芯,千头万绪汇成一股劲

辅导员在面对九大工作职责、千头万绪的专项工作和几百号学生的时候,第一件事情应当是厘清工作主线和工作重心,锚定工作方向。像把众多棉绳捻成一簇,做成蜡烛芯一样,将工作方向汇成一股劲。在茫茫多的工作“棉绳”中,我首先选择了扎扎实实开展谈话、时时刻刻陪伴,三年多形成了谈话记录396篇,形成每人必谈、有事就谈、课余闲谈的工作格局。制作了重点成长帮扶记录册12册,真正做到了一人一“册”、一人一“策”。




二、添蜡油,千辛万苦再加一把油

辅导员工作战线得长、随时待命得多、突然事件得稳,每时每刻都在要求自己给自己“加把油”,无论是自身作风还是理论素养,都应当像给烛芯浇筑蜡油一样,稳住内核,扩充外沿。在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绷紧一根弦,守住底线意识,坚持针对重点案例周周谈、月月判。在多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总结凝练出一套就如何开展大学生谈话的心理健康教育体制机制,独创“三十问”的心理支持评价体系,利用分类话题、延续讨论等多种研究手法,多维度、全过程、分类别的对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开展谈心谈话提出合理建议。



三、点明灯,千言万语照亮一条路

每值学生离巢远飞的季节,用蜡烛点亮明灯,为同学们点亮未来的路。在工作中,我始终全身心投入,无论是班会、主题团日、体育比赛、社会实践、社区劳动、才艺大赛还是荣誉争先,我一直都在。用心用情,花时间花心思的教育,才是接地气的教育。

三年间,所带学生和班级评优评先、竞赛获奖硕果累累。2021-2022学年度6个计算机专业班级全部为标兵班集体,2022-2023学年度8个班标兵优秀班集体率100%,累计产生校三好学生标兵6人,大学生自强之星1人,近百人在国家级省级科技竞赛上获奖,年级保研率21.62%。

担当响应号召,实干体现价值,辅导员工作是惊雷闪过一片片云海,积聚了细小水滴润物无声;也是沃土滋润一朵朵花蕾,沉淀了充实养料绽放芳华。我始终相信工作中凝聚了理想与信念,生活中蕴含了情感与智慧,将在未来的道路上与同学们一同向前,一路成长。
每一次分享 都迸发出无限的灵感和情怀
每一声回应 都滋润了青春的渴望与关切
每一场讨论 都是成长与进步的华丽蜕变
每一篇文章 都有育人与育己的坚定执着
《辅导员“新‘理’话”》专栏旨在为辅导员老师们搭建一个汇集思政经验、交流工作心得、帮促学生成长、展现育人风采的云端天地,我们期盼着与各位老师在专栏中共同探索育人育己之道,如果您有任何见解或者灵感,随时欢迎您与我们分享!
投稿邮箱:xgbjyb@whut.edu.cn
.png)
来源:WUT学工在线
编辑:张琳琳、杨思琳、王艺霏、王郧昊
校对:张玲、赵梓豪
审核:傲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