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班级组成:班级成立于2021年10月,现有成员26人,其中男生9人,女生17人。
(2)党团建设情况:班级/团支部现有党员4人,预备党员3人,入党积极分子3人,共青团员17人,群众5人。
(3)辅导员:周晨
(4)班主任:莫文竞
(5)班委构成
班长:杜文琴
团支书:张奕敏
组织委员:谢思美
宣传委员:肖涵菲
生活委员:金
学习委员:边怡村
创新创业委员:张雅馨
易班通讯员:梁继文
心理委员:郝子媛
文艺委员:欧志雪
体育委员:樊俊琰
(6)班训(班级精神):追求卓越,不断进步
(7)班级建设思路:
1. 明确目标和愿景
设立班级目标:包括学术成绩、行为规范、班级活动等方面。
制定班级愿景:让学生明确班级的长期发展方向和共同的奋斗目标。
2. 营造积极的班级氛围
建立班级文化:通过班训、班级活动、班级文化墙等方式,塑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
鼓励正能量:定期表彰班级中的进步和优点,激励学生积极向上。
3.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组织集体活动:如班级讨论、合作学习、集体游戏等,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开展班级竞赛:如知识竞赛、才艺比赛等,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4. 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了解学生特点:关注每个学生的兴趣和特长,鼓励他们在班级中展示自己。
提供发展机会:为学生提供各种锻炼和展示机会,如主持班会、组织活动等。
5. 加强班级管理
制定规章制度:明确班级纪律和行为规范,确保班级的正常运作。
设立班委会:选拔具有责任心和领导力的学生担任班委,分工合作,管理班级事务。
6. 促进师生沟通
定期班会:召开班会,讨论班级事务、解决问题、分享经验。
师生互动:教师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学生的想法和需求,及时解决问题。
7. 关注心理健康
提供心理支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适当的心理辅导和支持。
开展心理活动:如心理健康讲座、情感交流活动,帮助学生调节情绪,增强心理韧性。
8. 鼓励家校合作
与家长沟通:定期与家长交流学生在校表现,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举办家长会:通过家长会了解家长对班级建设的意见,听取建议,形成合力。
通过这些思路,可以帮助班级在学习、生活和发展方面取得更好的成果,创造一个和谐、积极的班级环境。
二、班级政治学习活动记录
为了让同学们加深对党的认识,提升党性修养,提高入党积极性,班级坚持进行集中政治学习3次。具体记录如下:
学习主题:学习全民国家安全
时间:2023年7月22日
地点:新一201教室
组织者:杜文琴
缺席者:无
学习主题:学习网络文明安全教育
时间:2024年6月10日
地点:新四209
组织者:梁继文
缺席者:无
学习主题:学习心理问题
时间:2024年5月23日
地点:新四406教室
组织者:郝子媛
缺席者:无
三、班级各类建设活动记录
2023-2024学年,班级先后开展各类班级建设活动2次。具体记录如下:
活动主题:新学期第一次主题班会
活动类别:团学活动、文艺活动、体育活动等
时间:2024年7月22日
地点:新四305教室
组织者:杜文琴
参与数:26人
活动概况:在班主任参与和监督下,同学们分别进行了自我介绍并且参与了班委竞选,最后班主任总结并对同学们新学期提出期望。
活动主题:新学期班会
活动类别:团学活动
时间:2023年10月日10
地点:新一305
组织者:杜文琴
参与数:26人
活动概况:在班主任参与和监督下,同学们分别进行了自我介绍并且参与了班委竞选,最后班主任总结并对同学们新学期提出期望。
四、班级新闻报道
【理工易班网】新闻标题
https://s.yiban.cn/app/2003036/post-detail/NlXUWLZmV2wRWO7
【理工易班网】新闻标题
https://s.yiban.cn/app/2003036/post-detail/bD6F0KJXd2RNwEE
、班级不足与展望
(1)班级不足
班级凝聚力不足
表现:学生之间互动较少,团队合作不积极,班级活动参与度低。
原因:可能由于班级活动组织不够频繁,学生之间缺乏了解和交流。
学业成绩不均衡
表现:班级中部分学生成绩显著低于其他学生,整体学业水平不高。
原因:可能与教学方法、学习资源分配、个别学生学习态度等因素有关。
班级纪律松散
表现:班级纪律问题频发,学生行为不规范,影响学习氛围。
原因:可能由于班级管理制度不完善,班级规则执行力度不够。
心理健康关注不足
表现:学生在情感管理、心理压力等方面缺乏有效支持。
原因:可能因为缺乏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机制。
(2)下阶段重点工作
提升班级凝聚力
定期组织班级活动:如团建活动、班级主题活动等,增进学生之间的互动。
创建班级文化:通过班级文化墙、班级口号等方式,增强班级认同感。
提高学业成绩
个性化辅导:针对学业成绩较低的学生提供额外辅导和支持,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
改进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加强班级纪律管理
制定明确规则:建立和完善班级纪律规章制度,并确保每位学生都明确知晓。
执行奖惩机制:对遵守纪律的学生进行奖励,对违反纪律的行为进行适当的处理。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定期组织心理健康讲座、互动活动,增强学生的心理韧性。
提供心理辅导:设立心理咨询和辅导机制,为学生提供专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