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简介
邵翰林,汽车工程学院2021级本科生辅导员,2021年入职,现任汽车工程学院团委书记。
参与指导学生获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湖北省金奖、第十届“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铜奖、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黑科技”展示活动全国行星级、“薪芒行动”华语高校汽车辩论赛全国亚军、湖北省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省级优秀团队等省级及以上荣誉。

一
明确“主任务”,
让安全稳定工作“实”起来
自汽车工程学院2021级本科生入学以来,我始终把安全稳定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疫情防控期间,我积极开展“三进三谈”工作,并以党员、学生干部为主体组建楼栋网格化管理小队,多次做到突发状况“秒行动”。特殊时期,我坚持每天走访寝室,掌握学生心理状态,与学生将心比心。在我的不断努力下,所有学生积极理解,配合学校的各项管理政策,未出现一例因私自离校导致的阳性或密接情况,用真心、细心与耐心在特殊时期守护了学生的健康。
两年里,我坚持每场年级周课一个专题,不仅将管理政策、生涯规划、反诈宣传、诚信应考等多项专题讲实讲透,更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融入其中。
两年里,我积极贯彻环境育人理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带领年级学生每周四开展卫生大扫除,在年级周会表彰优秀学生,切实将劳动教育融入学生成长。



二
找准“主阵地”,
让学风建设任务“紧”起来
两年以来,我注重学风建设,并根据00后特点,不断用实招、想新招、出妙招。征集学霸笔记,收集学习资料,建设年级学习网盘,累计下载量已破万次;保护学生自尊,招募学霸讲师,建设年级各学科匿名答疑群,上线后好评如潮;设置学业预警机制,匹配学生性格,建设一对二帮扶小组,严控学生挂科门数。除此之外,学业困难学生自习室、学霸大讲堂、班主任学情分析会等日常工作也都井然有序地开展。每一名学业困难学生,我都定期开展一对一谈话,并亲自指导选课,力争顺利毕业。




大一学年,我所带学生平均绩点3.202,3.0以上学生占比65.4%。大二学年,所带学生平均绩点3.352,3.0以上学生占比73.6%。我所带学生共29人存在挂科,其中仅10人挂科超过3门,四级通过率超90%,无学业警示学生。

三
锤炼“主力军”,
让学生干部队伍“强”起来
我坚信,学生干部是工作最大的抓手。我注重队伍建设,用两年时间,打造一支作风正、成绩优、能力强、敢担当的富有情怀的学生干部队伍。

我带领团队制定月度优秀班级流动红旗制度,建立年度干部互评机制,开展优秀学生干部经验分享会,组织多场学生干部赋能培训,在学生干部中带起“比学赶帮超”的良性竞争氛围。

在两年的评奖评先中,我所带学生共5人获“校三好学生标兵”,8人获“国家奖学金”,13人均为学院学生干部。37名“校三好学生”中30人为学生干部。两年里,所带学生4.0以上总计49人,其中40人自大一起即为学生干部。

目前,全年级学生干部均已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在学生干部的通力配合下,我所带8个班级团支部中7个获校优秀、标兵班集体,6个支部获评“校五四红旗团支部”和“校优秀团支部”称号。




在学生干部的精心策划和同学们的热情参与下,大一学年我还与学生一起编写了一本自制刊物《新声》,记录了学生初入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而开展此项工作的执行副主编也是年级三好学生标兵的获得者。



四
打造“主品牌”,
让学院团学工作“亮”起来
在负责的团学工作领域,我一直贯彻稳中求进的主要路线,改革工作方法,创新工作形式,在各领域取得多项历史性突破,学院团委获“优秀基层团委”荣誉称号。
我大力重视学院科技创新氛围营造,不断挖掘科技创新资源与项目,积极鼓励和推荐学生加入科技创新团队。“星宸”团队在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上获学院历史第一个全国特等奖;WUT燃油方程式赛车队在2023年中国大学生方程式赛车大赛上获总成绩全国第四名、多个单项第一的优异成绩,刷新建队以来最好成绩;“楚宸制造”团队在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全国铜奖;WUTB巴哈车队获评我校“十大精英团队”并受邀登上我校2023年迎新晚会…...在志愿服务领域,我拓展思路,整合资源,不断丰富各支服务队职能与活动,积极参与国家级项目申报。我院红十字志愿服务队入选团中央2023年全国大学生“防治结核 志愿有我”志愿宣讲团和口腔健康志愿宣讲团,汽车文化服务队获评团中央志愿服务示范团队,退役军人大学生“向太阳”志愿服务队荣获我校“十佳志愿服务团队”,2021级学生张宇获我校“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学院在2022年五四评优中获个人和团体大满贯。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希望我在追风赶月的道路上不断疾驰,不忘初心使命,永葆青春活力,用自己内心火热的“洪荒之力”,继续影响和引导学生们不断跑出属于他们的“青春加速度”!
每一次分享 都迸发出无限的灵感和情怀
每一声回应 都滋润了青春的渴望与关切
每一场讨论 都是成长与进步的华丽蜕变
每一篇文章 都有育人与育己的坚定执着
《辅导员“新‘理’话”》专栏旨在为辅导员老师们搭建一个汇集思政经验、交流工作心得、帮促学生成长、展现育人风采的云端天地,我们期盼着与各位老师在专栏中共同探索育人育己之道,如果您有任何见解或者灵感,随时欢迎您与我们分享!
投稿邮箱:xgbjyb@whut.edu.cn

来源:WUT学工在线
编辑:张琳琳、杨思琳、刘胡铭、张雅棋
校对:张玲、赵梓豪
审核:傲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