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院】关于做好2024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通知公告发表于湖北省
武汉理工大学
2024-03-13 16:54:05

各学院及相关学生:

  为进一步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训练,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根据学校工作安排,现启动2024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以下简称“大创”项目)申报工作,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项目类型

  “大创”项目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

  (一)创新训练项目是本科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

  (二)创业训练项目是本科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团队中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角色,完成商业计划书编制、可行性研究、企业模拟运行、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

  (三)创业实践项目是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采用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等成果,提出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服务,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二、申报对象

  (一)“大创”项目申报对象为在籍在校全日制本科生,项目负责人原则上以大二、大三学生(建筑专业可以大四学生)为主,允许其他年级学生参与,但不能作为项目负责人。鼓励学生开展跨学科、跨专业、跨年级合作研究。

  (二)创新训练项目及创业训练项目参与人数为3-5人,其中项目负责人1人;创业实践项目参与人数为3-10人,其中项目负责人1人。项目成员需专业结构合理、研究时间充足、任务明确且有明确分工。

  (三)每位学生同一年度只能参与一个项目。

  三、指导教师

  (一)项目须配备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博士学位的指导教师,创新训练项目原则上有1名指导教师,创业类项目可以有1-2名指导老师,其中创业实践项目还应选定至少1名具有创业指导经验老师作为指导教师。

  (二)每名指导教师参与指导的在研项目总数不超过2个。若指导老师已指导2项在研项目,且预期能在2024年上半年组织的结题工作中完成1项验收的,可指导2024年“大创”项目。上一年度有项目终止及不通过记录的老师不得参与指导新项目。

  (三)为配合学校科研基地向本科生开放工作,充分发挥科研基地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积极作用,鼓励学校科研基地的教师担任“大创”项目的指导教师。

  四、申报程序

  (一)2024年3月13日-3月21日23:59,学生自主开展项目选题、团队组建等工作,项目负责人登录在线平台(http://www.racelink.cn/)按要求填报相关内容、上传申报书(模版详见附件1、2),完成在线申报(操作手册详见附件3);指导教师在线审核并反馈意见,老师未审核通过的无法参与立项评审(操作手册详见附件4)。

  (二)2024年3月22日,各学院管理员对本院项目进行审核,确认是否同意申报,过期未确认的项目视为学院不同意。

  (三)2024年3月-4月,本科生院组织专家进行立项评审,择优遴选省级、国家级项目,公布结果及公示。

  (四)2024年4月-10月,各项目组开展项目研究工作,并做好中期检查准备。

  (五)2025年3月-4月,组织结题验收。

  五、申报要求

  (一)选题必须是在导师指导下自主设计。学校鼓励以实验为手段,以创新为目的,参与竞赛和解决本学科及其交叉学科、企业研发及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某一问题为出发点,以知识、技术创新和研究方法创新为主的课题。

  为提升“大创”项目质量,聚焦“四个面向”引领科研之路,学校面向各学部、平台机构、企业等征集了347个项目命题,详情请见《2024年武汉理工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指南》(附件5)。学生可根据指南要求或者自身兴趣自定选题,积极联系指导教师,经双向选择确定指导关系后即可开始项目申报。

  (二)学院需建立项目运行的保障机制,提供相应的软、硬件设施。

  (三)申报学生不得用老师研究成果申报项目,不得用自创项目重复申报大创,一经查出,取消学生申报和老师指导“大创”项目资格,并通报学院。

  (四)成功立项的项目均需报名参加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报名时间另行通知。

  六、资助经费

  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及创业训练项目资助经费平均2万/项;创业实践项目资助经费5-10万/项。

  省  级:创新训练项目及创业训练项目资助经费平均1万/项;创业实践项目资助经费2-4万/项。

 

  联系人:牛老师  

  联系电话:027-87658321

                                        

 

                                                                                                                                                                                                                                                           本科生院

                                                                                                                                                                                                                                                  二〇二四年三月十三日


全部评论
暂时无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