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体会“三次创业、两次搬迁、一次划转”的不易,切实开展新生爱国主义教育,9月22日我院开展校史馆(轻工业博物馆)参观活动,经济与管理学院全体24级新生入馆参观。
走进博物馆的那一刻,同学们仿佛穿越了时空,感受到了我校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馆内陈列的一件件展品都见证了学校的发展历程,让新生们对学校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博物馆内专业的讲解人员在参观过程中,不仅耐心地为同学们讲解展品背后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学校历史的厚重,并且用深入浅出的话语让同学们了解到我校一步步走到今天的点点滴滴。
同时,博物馆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在参观过程中,同学们徜徉其中一步步了解到了学校的历史沿革、学术成就、杰出校友等方面的内容。这些知识不仅拓宽了同学们视野,还进一步激发了对学校、对我国轻工业发展史的探索与热爱。
人力241宋俞霏

步入校史馆,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与一件件承载着岁月痕迹的实物展品,宛如时光穿梭机,引领我深入体验了陕西科技大学过往的生动历史场景。我深刻体会到,我校发展历程布满了艰辛与挑战的足迹,然而,正是“三创两迁”这一坚定不移的精神支柱,激励着历代师生持续奋斗,共同谱写了陕西科技大学辉煌灿烂的篇章。“三创两迁”精神具体来说是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求实创新、锐意进取的科学精神;扎根西部、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
数经241宋溦

步入校史馆,如阅千年之书,深感“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每一件展品,皆如古人之言:“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透过他们我看到了中国轻工业从起步到发展到强大,让我体会到前辈们的智慧辛勤与付出。同时我也感受到了学校校训“至诚至博”的意义,那就是以最高道德模范要求自己以求做人达到诚实守信、朴实无华,学问达到博学、知识丰富精深。
会计234游俊彬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踏进载满历史与回忆的中国轻工博物馆,“铭记国家记忆,凝聚民族力量”的字句赫然在目,令人振奋。
月升,1958年陕科大前身在北京大地拨云见日,北京轻工业学院成为中国第一所高等轻工业学校,陕科大初具雏形;月明,1978年陕科大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学校之一,学校轻工业教育建设迈出一大步;月华,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陕西科技大学,学校作为“西迁群体”之一,在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历经“三次创业、两次搬迁、一次划转”的奋斗与辉煌,为国家培养出无数人才,建设西北大地。一具具先进皮革的背后,是无数陕科大人的心血;三创两迁、至诚至博,是陕科大的至深内涵。今天,我们瞻仰古时的明月,将明月的沁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担当大任,建设祖国!

此次博物馆之行让2024级新生受益匪浅。相信同学们会将所学所感转化为前进的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源 | 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会联络部
核稿 | 张莹
责编 | 潘婧萱
审核 | 周思聪 王雪睆 苗义凡
发表于陕西省
发表于陕西省
发表于陕西省
发表于陕西省
发表于陕西省
发表于陕西省
发表于陕西省
发表于陕西省
发表于陕西省
发表于陕西省
发表于陕西省
发表于陕西省
发表于陕西省
发表于陕西省
发表于陕西省
发表于陕西省
发表于陕西省
发表于陕西省
发表于陕西省
发表于陕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