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德州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博学谷内茶香氤氲,本年度第二期“教授茶座”如约开讲。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鞠晶晶教授以“人生如逆旅,幸好还有苏轼”为题,与来自全校19个学院的30余名学子围坐畅谈,共探千古文豪苏轼的人生哲学对当代青年心理成长的启示。
鞠教授以苏轼“三教合流”的思想图谱为轴,勾勒出其在逆境中淬炼的超然境界。她旁征《赤壁赋》之浩渺、《定风波》之从容,解读儒家“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道家“顺物自然”的豁达与佛家“生死皆空”的澄明如何交织成苏轼的精神铠甲。“青年当如东坡,以责任为帆,以自然为舵,以超越为锚。”鞠教授如是说。面对学业压力与未来迷思,她鼓励学子效仿苏轼“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的智慧,在进取与释然间觅得平衡。
“竹杖芒鞋轻胜马”的幽默,“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豪情,苏轼的文学艺术成为抚慰心灵的良药。鞠教授通过赏析《水调歌头》《寒食帖》等经典,揭示艺术创作对情绪纾解的作用:“泼墨可宣泄块垒,吟诗能对话古今。”有同学感慨:“原来焦虑可以化作诗意,迷茫亦能写成篇章。”
从杭州疏浚西湖到儋州教化黎民,苏轼的民本思想深深触动了学子。鞠教授结合“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实践”等案例,诠释“社会责任即心理营养”的深意:“助人者自助,乐民者自足。”她以东坡赈灾时“散材畏见搜林斧”的慈悲类比当代青年公益行动,呼吁学子在奉献中实现价值升华。
活动尾声,师生齐诵《念奴娇·赤壁怀古》,声震梁宇;鞠教授更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题赠学子,寄望青年传承东坡“逆旅寻光”的智慧。参与学子纷纷表示,此次茶座如春风化雨,既领略了古典文心的深邃,更觅得了安顿心灵的密钥。
德州学院“教授茶座”作为“三全育人”品牌活动,始终秉承“厚植文化根基,锻造时代新人”的宗旨。从五四精神到先锋文学,从两河文脉到东坡哲学,系列讲座构筑起贯通古今的精神长桥。在这里,学子与名师对话传统,以经典烛照当下,在中华文脉的薪火相传中,书写新时代青年的“心灵史诗”。
教授茶座·微语录
微语录·一
幽默是逆境的解药,旷达是心灵的铠甲。
微语录·二
读东坡词,品的是诗意人生;
写东坡字,修的是超然心境。
微语录·三
责任如舟载家国,自然为翼渡迷津。
德州学院
“一站式”学生社区学生事务与发展中心
排版|林亚鹏
责编|林亚鹏
封面|林亚鹏
一审 崔丽娜
二审 黄帅
三审 王凤群